許劍虹專欄:史迪威事件80周年─重審影響中美關係走向的蔣史關係

2024-10-20 07:20

? 人氣

蔣中正與史迪威的雙邊關係,肯定是對中華民國與美國影響最大的雙邊關係。(馬歇爾基金會)

蔣中正與史迪威的雙邊關係,肯定是對中華民國與美國影響最大的雙邊關係。(馬歇爾基金會)

80年前的10月19日,發生了影響中美關係走向的一件大事,那就是身為駐中緬印戰區美軍司令的史迪威(Joseph W. Stilwell)將軍,正式為美國總統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召回美國,史稱「史迪威事件」(Stilwell Incident)。從中華民國政府的角度來看,這似乎是一場巨大的外交勝利,因為蔣中正頂住了美國老大哥的壓力,沒有將國軍指揮權交給史迪威。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從支持史迪威的美國人角度來看,則是國民政府失去了一次洗心革面自我改造的機會。國民政府與國民革命軍持續被把持在以蔣中正為代表的一群守舊派軍人手中,最終因為忽視廣大農民群眾的需要而敗給了更接地氣的中國共產黨,導致中國淪為共產主義國家的悲劇。以上兩種觀點,隨著許多新史料的發掘與出土,其實都是以偏概全的。

可是我們卻又無法否認,「史迪威事件」對中華民國與美國外交關係帶來的負面影響實在太大,恐怕僅次於1979年的中美斷交。畢竟在出現史迪威這號人物以前,蔣中正領導的國民政府談不上與美國有所謂真正的矛盾可言,兒也是因為有了「史迪威事件」的不愉快,大陸淪陷後美國內部始終存在著主張在外交上承認中共,拋棄中華民國的聲音。

尤其是在尼克森(Richard M. Nixon)訪問北京的關鍵時刻,美國學界更是出版了大量平反史迪威的書籍來為美國與中共關係正常化鋪路,其中由普立茲文學獎得主芭芭拉.塔奇曼(Barbara W. Tuchman)撰寫的《史迪威與美國在華經驗,1911-1945》(Stilwell and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in China, 1911–45)最具代表性。

為了反制塔奇曼,時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的梁敬錞在政府支持下出版《史迪威事件》一書。就此挺史反蔣與挺蔣反史的兩套觀點,就充分反應在《史迪威與美國在華經驗,1911-1945》與《史迪威事件》兩部作品上。然而兩部作品都有其時代侷限性,甚至於配合尼克森政府「打開中國之門」以及兩蔣政權守住對美關係的政策性,無法全面反應歷史的真貌。

史迪威視察國軍官兵。(國會圖書館)
史迪威視察國軍官兵。(國會圖書館)

史迪威看不起中國嗎?

根據梁敬錞的著作,史迪威是一個驕傲自大,剛愎自用的美國軍人。為了挽回第一次遠征緬甸失敗的顏面,毫不尊重中華民國的權益與主權,試圖從蔣委員長手中搶奪兵權更是對盟友的極度不尊重。蔣中正絕對不像史迪威講的那樣試圖囤積美援物資不用於抗日,相反的蔣委員長永遠以捍衛中國主權尊嚴為第一優先,無論對待侵華日軍還是史迪威這樣不尊重中國的盟友都態度一致。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