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名寰觀點:從世界經濟典範轉移看東南亞產業發展

2024-10-30 05:50

? 人氣

在比較利益法則的指引下,跨國企業以「利潤極大化」作為決策考量,選擇最具成本效益的地點進行生產。以中國為例,中國經濟在90年代的快速崛起,憑藉的就是豐沛且廉價的生產要素(土地、勞動等),吸引外資前往尋租(rent-seeking),讓中國得以實現經濟快速成長。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然而,在2018年之後,國際經貿的互動模式發生質變,各國政府與跨國企業的全球化思維從以往追求「利潤極大化」,轉變成願意為了確保供應鏈安全而支付「安全溢酬」。換句話說,生產據點或供應來源的選擇,不能再僅以貨幣面的成本效益為單一考量,因為若無法確保所需物資能夠安全無虞且穩定的供應,終究不符合政府和企業的最大利益。

而近年改變國際經貿模式的首要因素,當屬美中貿易戰。2018年3月22日,時任美國總統川普以「中國竊取美國智慧財產權和商業秘密」為由,要求美國貿易代表根據《1974年美國貿易法第301條》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旨在迫使中國改變對美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同年7月6日,美國正式宣布對中國進口商品加稅,而中國也在同日以相同方式對美國商品課稅以予反擊,為美中貿易戰揭開序幕。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美中雙方共歷經了五個回合的攻防,其中美國對中國價值約5,000億美元的商品加稅,中國則對美國價值約1,100億美元的商品提高進口稅率。

為了規避美中貿易戰和受美國制裁的潛在風險,近年外資企業積極尋找中國以外的生產據點,希望藉此分散過度集中投資中國的風險。根據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2023年中國外商直接投資(FDI)淨額降至330億美元,較2022年銳減82%,創下1993年以來的最低水準。2024年9月27日,美國貿易代表署再次宣布即日起對中國多項產品提高關稅,理由是針對中國持續影響美國勞工與企業的有害政策。在新一輪的加稅措施中,美國提高中國電動車進口稅率至100%、太陽能電池50%、鋼鋁、電動車電池及關鍵礦物25%。由此可見,維護國家經濟利益,已成為美國當前對中經濟政策的首要考量。

另外兩股改變國際經貿互動模式的力量是COVID-19和俄烏戰爭。2020年COVID-19席捲全球,導致人流、金流、物流全面受阻,並衍生全球供應鏈斷鏈危機,對各國經濟造成嚴重打擊。WTO資料顯示,2020年全球商品和服務貿易總額衰退9.6%、全球GDP衰退3.3%,雙雙創下二戰後的最大減幅。而國際運費也在貨船和貨櫃短缺下出現飆漲,根據英國海運諮詢機構德魯里(Drewry)資料,40呎貨櫃航運的平均報價從2019年1月752美元上漲至2021年1月5,221美元,漲幅高達694%。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