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台灣人喜愛日本酒,但熱愛到學習釀酒,並成立自己酒造的案例就很少見。陳韋仁於2008年赴島根大學留學,畢業後投身釀酒事業,經過多年努力,於2021年疫情期間成立了自己的酒造,並推出外銷清酒。他提到,創業時投入了6000萬日圓的資金,靠朋友幫忙籌措「ㄍ一ㄥ」出來,從成立公司、購買設備到設計工作幾乎都是他親力親為。他坦言,「我目前還在償還債務」。
44歲的陳韋仁說,他當初選擇到島根留學,是因為當地的神話文化很特別,後來有機會接觸到獺祭,並到三重縣學習。他本是設計專業出身,因此很多事情都想自己動手做。2012年畢業後,他曾在山口縣旭酒造的獺祭工作兩年,一度離開釀酒業,但對釀酒的熱愛讓他無法割捨。雖然曾到東京的印刷公司工作,但最終在2015年回到島根的李白酒造,並萌生了創立自己酒造的想法。被問到會不會想放棄時,他說,「這是自己的夢想,頭都洗下去,一定會洗完」。
嘗試多次 2017年打造出自己首支清酒
談到創業過程,陳韋仁回憶,2017至2018年間,他打造了自己的第一支清酒,並開始尋找釀酒用的稻米。因緣際會下,他在沖繩找到了「台中65號」的蓬萊米,這是一種台日混血的稻米,具有特殊的意義。為了釀酒,他還曾前往島根縣的木次酒造、板倉酒造,以及佐賀縣、山口縣等地進行不同的嘗試。過程中,他經歷了經費短缺、種子難尋等困境,甚至親自耕田種米,艱辛重重。
陳韋仁進一步解釋,台中65號是蓬萊米的一個品種,源自日本在台日治時期的開發,當時由蓬萊米之父磯永吉研發,讓台灣人開始食用蓬萊米。這讓他思考台灣與日本的歷史連結,蓬萊米象徵著這段時期的技術與文化交流。此外,由於這種米口感偏甜,作為台南人,陳韋仁也感到它與當地飲食文化相容。
為了找到最好的米 陳韋仁親自當農人
談到自己親自當農人的經歷,陳韋仁表示,他起初借地耕種,並借用地主的機器。夏天除了修繕酒造外,還與農家契作,耕作面積從0.7反(約300坪)逐漸擴大到現在的2.5反,並曾在島根縣的松江市和仁多町嘗試過不同的種植地。他提到,日本有「東雲沼、西仁多」的說法,這兩個地方的米特別好吃,而他親自嘗試,決定酒最終的味道與口感。
陳韋仁還在思考釀酒過程中的設備問題,因為出酒率高的機器價格昂貴,蒸米鍋也有容量限制。目前他使用的是350公斤的蒸鍋,但由於產量較低,只能用到150公斤,導致部分蒸氣浪費。
取得輸出執照 從日本將酒輸往海外
他在2021年時,取得的執照僅限輸出,無法在日本國內販售。目前他主要有「台中65號」和「台雲」系列,銷往台灣、香港,也曾賣到新加坡。陳韋仁笑說,他聽說有日本人在台灣購酒後,回日本以三倍價格轉售,令他十分驚訝。未來他計劃拓展市場,預計年底或明年初在泰國上市,美國市場也在安排中。儘管開業時遇到疫情衝擊,因為他的產品主要是出口,所以影響不大。他目前最希望提升酒造的知名度,並表示:「現在的心態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
陳韋仁也感激朋友的支持,創業時籌集了6000萬日圓資金,從開公司、購買設備到設計都是他親自處理。雖然目前仍在償還債務,但他對家人支持自己的決定感到欣慰,尤其是這份工作讓他每年冬天可以回家,而不必像過去那樣四處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