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中國人」成禁語,見證新話語霸權
一個自稱擁有「言論自由」的社會,事實上卻是建立在黨同伐異與思想清洗而來的寒蟬效應基礎之上。還記得馬英九執政末期,筆者高中母校創辦人高齡過世,這位曾經在抗戰期間與許多台灣青年投入廣東「東區服務隊」游擊抗日的傑出教育家,對學生們的期許只有一句話──「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中國人」,印在了一屆又一屆畢業紀念冊的扉頁上。
為了緬懷創辦人,當時筆者撰寫了一篇悼念文章,校方看到之後,希望能夠請一位老師在追思紀念會上朗讀出來。但沒意料到的是,校方找人來溝通,希望將文章中的「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中國人」,改為「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所持理由是:擔心引起家長與學生反彈。
這個小故事說明了,當社會上由當政者力量引領的新「政治正確」與話語霸權形成之後,竟然連一所學校都要在創辦人的追思會上,把其念茲在茲一生的話,人為的用無形立可白塗銷掉,只是怕引人不悅,乃至於遭人檢舉。所以歷史記憶是可以被強行改造的,一旦新興敘事或虛構認同經由政治力量認可、確立之後,自然又會有人群起擁戴,信以為真,為之護航。這或許才是「轉型正義」的真諦,誰有政治權力誰就掌握歷史詮釋。
永遠與當權派站在一起,認同一變再變卻忘了自己是誰
在嚴肅的兩岸問題與認同問題上,到底又是誰改變了呢?是中國大陸崛起之後,挾著政治軍事實力,逼迫台灣人「改認」中國人嗎?還是台灣一位又一位當權者,為了偏安一隅的政治利益,對歷史與認同恣意剪裁重構之後,台灣人一夕拿起「自由民主」當盾牌,跺著腳向對岸義正詞嚴地宣告:「九二共識」我不承認了,「中國人」我也不當了!
回到那本意外得知的「奇書」,李登輝的一生,某種程度其實就是被認同問題糾纏不已的部分台灣社會縮影。由於永遠都要選擇與當權派站在一起,由「三腳仔」到「中國人」再到「台灣人」,無縫接軌到連自己到底是誰都搞不清楚了。
劉德華有guts在台灣高歌《中國人》,打開的就是這樣一個潘朵拉盒子。那些為這首歌詈罵不已的政客,過去可能是「中國人」喊得最大聲的人;未來可能也有一天,再度喊得比誰都大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