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於美軍航母戰鬥群在南海真正的震撼是2020年,當時中共發射4枚陸基反艦彈道飛彈,其中2枚成功擊中西沙海域的移動靶船,證實中共彈道飛彈可以打擊數千公里外的海上移動目標,而且終端速度是10馬赫的高超音速,美軍的標準2型或愛國者3型防空飛彈都攔不住。目前共軍的鷹擊-21反艦彈道飛彈(東風21-D反航母飛彈的改進版),已有陸射(地面發射車)、海射(配置於055大型驅逐艦)、空射(配掛在轟-6轟炸機)等三款飛彈,未來若再加上潛射型飛彈,四者同時對美軍航母實施飽和攻擊,屆時其恐怕難於倖存。更進一步地說,沒有那位美國總統能夠承受一艘造價45億美元尼米玆級航母、近百架每架單價數千萬美元以上的艦載機、6千位船上官兵(6千個家庭的子女)等,在瞬間被擊毀所造成的美國民意政治後座力。
另美軍若想派遣航母戰鬥群由台灣東部海域介入兩岸軍事爭端,可能亦非易事。航母上的F-18艦載機作戰半徑是1000至1200公里,而共軍的東風21-D反艦彈道飛彈射程2000公里、東風26反艦彈道飛彈射程4000公里、東風27反艦彈道飛彈射程5000公里以上,美軍的航母不易突破這三層的打擊火網接近台灣,如何派遣兵力馳援台灣?就算美軍想動用核潛艦發射巡弋飛彈攻擊大陸本土,其水下射程也不過1000公里,共軍平時已在離岸1000至2000公里海上部署052D、055型驅逐艦,巡弋美軍核潛艦可能藏匿之海域,故戰時美軍核潛艦可能也作用不大。若改用轟炸機攻擊中共軍事設施,亦未必能穿透沿岸由各型雷達(包括反隱形雷達)、S300、S400、紅旗9、紅旗19、紅旗26防空飛彈等,所構成200至400公里層層的防空攔截網。因此,對於美國欲以軍力保衛台灣的說法,筆者持保留態度。
更何況中共於2024年9月25日向太平洋公海,成功發射一枚攜帶訓練彈頭的東風-31AG型洲際彈道飛彈,射程12000公里、20分鐘後準確落入靠近美國夏威夷的南太平洋預定彈著點。對照過去一年之內,美、英、俄三國各自試射洲際彈道飛彈都以失敗收場,中共所釋放的訊息--展現其有能力攻擊美國本土(共軍威懾戰略)。另中共尚有射程更遠的東風-5及東風-41型洲際彈道飛彈刻正備戰中,這將使美國在面對未來台海戰爭是否馳援時,會更加謹慎或止步。畢竟應該沒有那位美國總統願意冒著政治風險,讓自己留下導致美國首次遭到核武攻擊之歷史污名。
總之,近期中共「聯合利劍-2024B」演習,已凸顯共軍「召之即來、來即能戰」的軍事實力,一旦北京決心對台動武,為避免美國介入或干預,屆時將會在「火箭軍」的策應下,分別部署航母戰鬥群於台灣海峽的東北和東南方200海浬處,與南海海域的航母戰鬥群及台灣東部海域水下的093-B型核動力攻擊潛艦互相呼應,對台灣週邊形成戰略包圍態勢,除能有效截斷台灣對外海上補給交通線,並可使美國欲軍事介入的行動更加困難。因此,台灣面對這個不利戰略態勢,應儘早未雨綢繆、慎謀因應良策。
職是之故,台灣須知爾後兩岸的安危,其實不完全繫乎於軍事、外交、經濟、政治的實力,而在於有沒有省察歷史的透視力。受到地緣政治的影響,台灣無法在美、中對抗的這盤棋局中置身事外,台灣必須在「扈從」及「抗衡」之外,思考有無第三條道路可以選擇。基此,台灣如何從兩岸歷史糾結脈絡中,梳理出「如何互不為敵」的相處之道,進而積極與北京展開政治對話,俾能化干戈為玉帛,這才是台灣執政者刻不容緩的要務。
*作者為台灣戰略研究學會博士研究員,曾任國防大學戰爭學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