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形容黎巴嫩的情勢有多糟糕:就連敘利亞都成為黎巴嫩難民避難之處。
《經濟學人》10日指出,自9月以來,有大約50萬人為了躲避以色列的攻擊而逃離黎巴嫩,前往這個被戰爭蹂躪、自身仍深陷難民危機的鄰國——敘利亞。這些人之中,有超過三分之二是原先從敘利亞躲去黎巴嫩的難民,其他則大多是黎巴嫩的什葉派人。大多數人之所以離開,是因為黎巴嫩人不願意給予庇護,他們希望敘利亞領導人巴夏爾・阿塞德(Bashar al-Assad)能比敵對教派更友善地接納他們。此外,在黎巴嫩貨幣崩潰後,難民手中僅存的微薄積蓄在貧困的敘利亞反而更有價值。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UNHCR)的最新資料,自2011年,已經有超過1400萬敘利亞人因戰亂而無家可歸、全國境內有超過720萬名流離失所者;約70%的敘利亞人需要人道援助、90%的人生活在貧窮線以下。然而,即使缺乏完善的基礎設施,但由於有聯合國機構提供食物援助,加上相對低廉的房租,使得敘利亞湧入大量難民,甚至導致該國房價和租金十年來首次上升。
《經濟學人》指出,阿塞德長期以來就希望利用戰亂,迫使佔多數的遜尼派人口逃離城市,並以更易控制的少數族群取代。他的核心支持者是佔敘利亞總人口約10%的穆斯林什葉派少數派系阿拉維派(Alawite),而大量來自黎巴嫩的什葉派是他樂於接待的新移民。
許多黎巴嫩什葉派難民選擇住在什葉派聖地附近,例如位於大馬士革東南近郊的賽義德澤納布(Sayyida Zeinab)地區,阿塞德不僅為他們免除100美元的入境費,還向部分人提供敘利亞護照;但對疑似支持反對派的流亡敘利亞人則維持嚴格入境限制。
面對國內嚴峻的經濟情勢,阿塞德或許會試圖藉由難民來換取經濟利益,像是鄰國約旦透過收留數十萬難民,而換取了數十億美元的國際援助。《經濟學人》指出,歐盟官員曾擔心以色列的戰火會導致更多難民湧入歐洲,但現在他們看到大量難民選擇向東逃難而非西行,心中竊喜不已。去年夏天,8個歐盟國家簽署文件,提議若阿塞德願意接回部分已抵達歐洲的100萬敘利亞難民,他們就會支持該國的部分重建,並考慮放鬆制裁;這引來土耳其的不滿。
敘利亞以外的選擇
《經濟學人》指出,許多遜尼派難民害怕返回敘利亞會遭阿塞德政權打壓,因此直接前往北部和東部的土耳其與庫德族飛地。
另一方面,一些逃往敘利亞的黎巴嫩難民仍遭以色列追擊,原因是以色列懷疑其中有人是受伊朗支持的真主黨成員。11月3日,以色列特種部隊首次進入敘利亞境內,綁架了一名據稱與伊朗有關係的敘利亞人。真主黨成員曾期待阿塞德能在危機中幫助他們並懇求道:「我們曾拯救你的政權,別讓我們滅亡」,但由於阿塞德的軍隊無力與以色列抗衡,於是選擇維持中立。
大量湧入的黎巴嫩難民也引發當地民怨,部分敘利亞人對於更多人來爭奪糧食感到不滿,另一些人則無法釋懷在內戰時,真主黨破壞他們的家園,並將其變成生產安非他命的溫床;也有部分人擔心黎巴嫩人的到來可能會使他們捲入以色列的下一場戰事。
因此,有數萬黎巴嫩人選擇向東逃往經濟較繁榮的伊拉克。《經濟學人》指出,最近在伊拉克什葉派聖城卡巴拉(Karbala)和巴斯拉(Basra)等城市中,經常聽到黎巴嫩人的口音。有些人脈較廣的黎巴嫩人甚至搬進了真主黨在伊拉克的閒置公寓。
部分娶伊拉克人或伊朗人為妻的真主黨高層指揮官,成為伊拉克政府熱情款待的對象,伊拉克總理已下令向他們發放難得的工作許可,並在抵達時給予住房補貼。裝備精良的伊拉克什葉派民兵是該國的支柱,他們提供的保護也比阿塞德好多了。
如阿塞德所說,人口外逃對中東來說並非新鮮事, 但這些近期的人口變遷進一步加劇了因戰爭引發的教派分歧,加深中東地區的緊張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