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芯凝觀點:這真的是木雕?陳德隆巧雕寫實細膩,雕出溫度與生命力…

2024-11-16 05:50

? 人氣

陳德隆用櫸木創作的《秋》,在他巧雕下原本堅硬木質變成柔軟的秋葉,金蟬的身體、雙翅、觸角清晰可見,雕工細膩生動,充滿生命力,這項特展目前正在三義木雕博物館展出。(陳芯凝提供)

陳德隆用櫸木創作的《秋》,在他巧雕下原本堅硬木質變成柔軟的秋葉,金蟬的身體、雙翅、觸角清晰可見,雕工細膩生動,充滿生命力,這項特展目前正在三義木雕博物館展出。(陳芯凝提供)

日前因颱風來襲、造成位在新北金山的朱銘美術館損失嚴重,還好已逐步復原營運。從木雕起家的朱銘是台灣現代雕塑的大師級人物,他的作品大器、穩重,而這些年來台灣當代木雕則是逐漸表現出多元風貌,尤其是在苗栗三義。最近專程去三義木雕博物館、欣賞正展出中的當代木雕藝術名家陳德隆個展,他以花果蟲魚為主題的作品,寫實細膩的程度令人驚嘆!堅硬的木質透過巧雕變身為飽滿的香蕉、讓人垂涎,而昆蟲透明輕盈的翅膀,同樣栩栩如生!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三義木雕博物館木雕藝品之一。(陳芯凝提供)
作品《天之焦子、富貴常在》,是陳德隆用黃楊木創作的。(陳芯凝提供)

三義匯聚木雕人才 陳德隆作品迭創佳績

翻閱陳德隆一長串歷年來國內外得獎事蹟,博物館員告訴我,陳德隆舉家從台北遷到三義定居、深耕木雕藝術,多年來對三義木雕貢獻很大;他不只是雕出好作品、在國際競賽中迭創佳績,對於推廣木雕藝術傳承更是不遺餘力。沉浸木雕藝術逾30年的陳德隆此次「巧韻雕藝」展,我特別喜歡他對作品細節的處理方式,凸顯創作者敏銳的觀察和無比的耐性,即便只是身邊唾手可得的題材,他都如此認真對待,讓我感受到執著、樸實、安然之美。

三義木雕博物館木雕藝品之一。(陳芯凝提供)
採用黃楊木巧雕而成的作品《知足》。(陳芯凝提供)

三義木雕博物館同時展出歷年來國際木雕競賽的得獎作品,題材非常豐富,今年的工藝木雕經典大獎—鄧朝譽的《編織愛--路飛草帽的愛》,非常吸睛,怎麼看都像用草編織而成的帽子,卻是木雕工藝師一刀一刀雕出來的。

鄧朝譽《編織愛--路飛草帽的愛》。(陳芯凝提供)
2024台灣國際木雕競賽工藝木雕經典大獎,由鄧朝譽創作的《編織愛—路飛草帽的愛》獲得。(陳芯凝提供)

三義木雕業開展 得利於大自然

三義擁有酸性黏土土質、丘陵地形、冬天多霧濕冷的氣候,使得三義原始森林中有大片樟樹林。早在400多年前劉銘傳擔任清代首任台灣巡撫時就開始開發三義、銅鑼的樟樹煉製樟腦,日據時期三義已成知名林場,砍伐樟樹留下一些砍剩的樹頭,吸引台灣各地師傅前來採買木料。日本人也注意到這現象,還發現販售木雕藝品的經濟利益遠高過樟腦,因而在1918年三義有了第一家木雕藝品店—「東達物產」,由日方和當地鄉民吳進寶合作。

當時的三義木雕工藝,多半是利用砍剩樹頭的天然形貌簡單修飾而成,談不上雕或刻,但市場潛力吸引日本人用心經營,還特別從日本請來木雕老師到三義指導,補足技術不足的部份。吳進寶的兒子吳羅松跟隨日本老師學習,並共同創辦了「雕刻藝術傳藝所」,培養出三義拜師學藝的第一代。

三義木雕博物館木雕藝品之一。(陳芯凝提供)
陳德隆用白樟木精雕的《貓頭鷹》。(陳芯凝提供)

藝品外銷美日為主 內銷也曾創造榮景

台灣光復後到1960年代,是三義木雕外銷的黃金時期。雖然日本人戰敗離開台灣,但美國訂單大量湧入,這與當時發生在亞洲的韓戰和越戰有關。台灣因為地理位置的因素,美國於1951年決定在台灣成立美軍顧問團駐防台灣,此後數千美軍進駐台中清泉崗空軍基地。美國大兵因地緣關係來到三義觀光,購買紀念品寄回家鄉,也有美國記者前來採訪,使得三義木雕在國際上聲名大噪,外銷訂單應接不暇,宗教類例如耶穌、聖母,或人物、動物類、實用的果盤類藝品最受歡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