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半島雖然和中國大陸只是一江兩岸,隔鴨綠江相望,但兩地語言卻屬於不同的語系。漢語和韓語(或稱朝語)兩者在語音、詞彙和文法結構上差異極大。最突出的不同是語序。漢語是主謂賓結構(我吃飯),韓文則和日文一樣是主賓謂結構(我飯吃)。
受中國文化影響,漢字長期作為朝鮮半島的書寫文字,韓國的大多數地名都有漢字名稱。有些地名照搬中國的地名,和漢語地名完全相同,如襄陽,江陵,廣州,河南等。不過,朝鮮民族讀、說這些地名並不是按照漢語普通話的發音,而是按照其本族語的發音,如河南,韓語讀作hanam,非常近似漢字的發音。
在韓語中,表示都城/首都名字的發音接近於漢語普通話的「嗦烏」,有了韓文文字後寫為서울。
서울開始時沒有特別指某一座城市,首都遷到哪裡,哪裡就是서울。 14世紀時,朝鮮王朝開始使用「漢城」這兩個漢字來指稱他們的首都서울。用「漢城」二字命名此城十有八九是因為這座城市位於漢江之畔。其實「漢江」名字本身也來自中國。韓國的漢城自於漢江很像中國的漢中自於漢水。
在長達5個世紀裡,朝鮮王朝的首都並沒有遷徙,所以「漢城」用來指稱這座城市也長達5百多年。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作為朝鮮王朝首都的這座城市有兩個名字:一個名字寫成韓文서울,讀音近似「嗦烏」;另一個名字寫成漢字「漢城」,讀音按韓語的發音,近似hanseong。漢城和서울之間在語音上沒有什麼聯繫,沒有任何相似度。
1937年韓文開始了拉丁化進程。表示首都的韓文서울(唸「嗦烏」)依其讀音被轉寫為羅馬字母Seoul 。
從那時以後,特別是二戰結束韓國光復後,Seoul 作為韓國首都被世界所知,形成了一城三名,三者並存的現象。韓民族用서울, 中國用漢城,世界其他國家則用羅馬字拼出Seoul。 1988年的奧運會在這座城市舉行,西方世界稱其為Seoul Olympic Games,中文將其稱為漢城奧運。
1992年中韓正式建交,不論韓國政府還是民間,對中國使用「漢城」來稱呼韓國首都開始不滿並頗有微詞。
一個時期以來,出於民族獨立和民族自尊心的考慮,韓政府一直在努力推動「去漢化」的進程。朝鮮半島上的南北分裂又加速了韓國對漢文化包括漢字的決別。首都名字的更改是消除中國文化影響的一例典型代表。
2005年,韓國政府為此特別給中國發了正式通知,要求中方不要再使用「漢城」來指稱韓國的首都。一方面是因為中文名字「漢城」與韓語首都서울的發音差異較大,不符合國際通用的規則。只有中國一國使用「漢城」,其他國家都使用Seoul 及其音譯。另一方面或者更主要的原因是,停止「漢城」的使用相當於抹去韓國歷史上作為中國附屬國的標記,可以彰顯韓國作為獨立國家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