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76歲的黎智英週三(11月20日)現身香港高等法院,針對「串謀出版煽動性出版物」罪名以及2項串謀外國勾結罪名作證;後者最高可判處無期徒刑。
週二的審判由辯方大律師關文渭主問。黎智英被問及為何要創辦傳媒時表示,他當時認為在中國六四事件之後,對於商人來說是參與傳播與自由有關訊息的好機會,「你擁有的資訊越多,知道的就越多,就越自由」。
黎智英說,他第一次參與政治是在六四期間,但否認自己是政治人物。
黎智英也強調,《蘋果日報》的核心價值就是港人的核心價值,重視法治、民主、言論和集會自由。他在作證期間否認利用傳媒鼓吹港獨,並指該說法是「陰謀」,「想港獨是太瘋狂」,並指他從不允許員工或旗下報紙提及此事,也不容許《蘋果日報》的寫手有台獨或港獨主張。
關文渭也指出1995年《蘋果日報》創刊社論「我們屬於香港」文字中寫道:「在資訊透明的今日,人民選擇自由的威力比任何力量都要強大。只要讀者選擇我們、支持我們的報導、認同我們的立場,那麼不管壓力有多大,我們都必定可以站立起來……我們深信,習慣了自由的香港人,對不合理的禁制、不公平的對待一定不會啞忍,因為天生下來香港人便對自由熱烈追求。」
黎智英證實該段社論文字是由他所撰寫,這也是他在該報唯一一次寫社論。他稱此文內容代表《蘋果日報》原則,僅向員工分享這段文字,並未向員工提供任何訓練。
當被問及如何確保員工遵守《蘋果日報》的原則時,黎智英回應:「我相信他們是香港人,他們認同非常自然。」
黎智英續審案件照慣例於上午10點開庭,黎智英的妻女及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均到庭旁聽。
民眾聚集現場聲援
根據港媒法庭線報導,香港司法機構19日公布黎智英案開放旁聽席位後,便有多名旁聽完47人案判刑的香港民眾返回法院外,排隊旁聽黎智英案;法院附近也有港警監視,以及反恐特勤隊持槍戒備。
香港自2020年實施國安法以來,黎智英案是最受西方國家及人權組織關注的案件之一,歐盟、美國與英國皆呼籲港府釋放黎智英。
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18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巴西會晤,就曾關切黎智英在獄中處境,卻有英媒指記者在此時遭中國官員驅離。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競選期間也曾表態,一旦他重返白宮,就會和習近平對話,要求中方釋放黎智英。
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18日透過聲明表示,黎智英案並非特例,而是象徵香港民主的衰落。聲明寫道:「香港對待黎智英及更廣泛的獨立媒體和記者的方式表明,當前的政府即便是對表面上的民主,也都不再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