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戰爭:中國政策如何影響以色列、伊朗和黎巴嫩的華人社群

2024-11-30 08:43

? 人氣

2023年11月2日,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有數百人聲援以色列、呼籲哈瑪斯立刻釋放人質。孩子們正在觀看被哈瑪斯綁架的以色列人的照片。(美聯社)

2023年11月2日,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有數百人聲援以色列、呼籲哈瑪斯立刻釋放人質。孩子們正在觀看被哈瑪斯綁架的以色列人的照片。(美聯社)

「他們為什麼不殺你?」「強姦你?你想得美。」在哈瑪斯襲擊以色列南部一周年之際,胡小姐(化名)在中國社群媒體上發布的影片的評論區中充斥著仇恨言論。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胡小姐是中國公民,在以色列生活了大半輩子。在影片中,她坐在公寓的沙發上,談起了去年哈瑪斯從以色列劫持人質一事。胡認識其中一些人,在說到過去一年的戰爭給以色列平民帶來的痛苦時,她流下了眼淚。

「僅僅因為我住在以色列,我就在網路上受到攻擊,這給我帶來了很大的痛苦,」胡小姐說。胡的影片並沒提起加薩,這引起了中國網民的批評甚至騷擾:這也並非意料之外,畢竟中國政府的官方立場與她的觀點大相徑庭。

中國外交的旁觀者身位

戰爭一開始,北京就一直公開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並对批評以色列。迄今為止,中國並沒有譴責去年10月7日哈瑪斯對以色列的襲擊。相反,中國重點聚焦之前的佔領行為,以及以色列在加薩地帶發動戰爭後不斷惡化的人道局勢。

這一立場可以追溯到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創始人毛澤東將巴勒斯坦的命運與中國的反帝鬥爭聯繫在一起。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研究員喬納森·富爾頓(Jonathan Fulton)表示,這種心態在中國幾代領導人中引起共鳴。

然而,這種支持僅限於人道主義和外交層面,中國迄今一直避免進一步介入。

中國主要重複著相同的立場,包括呼籲緩和局勢及推動兩國方案,藉此爭取全球南方國家的支持,同時避免讓自己更深陷入衝突的風險。

然而,專家表示,儘管中國努力將自己定位為中立的調解者,但這種旁觀者的狀態讓人對於中國能否成為真正有效調解者產生懷疑。

中國亦成功促使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這兩個長期對立的國家恢復外交關係,但專家表示,中國尚未能夠在中東建立足夠的外交影響力來理解錯綜複雜的權力格局。

富爾頓說:「所有這些地區都將中國視為實現發展目標的有用合作夥伴,但在嚴肅的調解工作方面,中國卻沒有這樣的經驗。」

海外華人感受的落差

可以說,中國政府的做法主要是嘴上功夫。BBC聯繫了該地區的華人僑民,以便更好地了解這些辭藻的被接受程度。

從以色列、黎巴嫩再到伊朗,中國公民親身面對當地人不同的反應:敵意、熱情與冷漠。

胡小姐的故事只是中國官方立場與一些華人社群情緒之間差距的極端案例。但即使華人社群大部分與中國政府觀點相同,這些海外中國公民仍然感受到戰爭的痛苦,並受到北京外交立場的影響。

以伊朗為例,它支持加薩的哈瑪斯及黎巴嫩真主黨兩大武裝組織。10月1日,伊朗向以色列發射了100 枚飛彈,而以色列也對伊朗進行打擊報復,伊朗在這場衝突的角色提升至危險水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