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霸凌為何越來越盛行?專家嘆:用不同角度看事情,日本人好像失去這能力了

2024-12-13 09:40

? 人氣

日本年輕摔角選手木村花飽受網路霸凌,最後尋短的事件,引爆輿論的深刻反思及檢討。(圖/Andrew Neel@Unsplash)

日本年輕摔角選手木村花飽受網路霸凌,最後尋短的事件,引爆輿論的深刻反思及檢討。(圖/Andrew Neel@Unsplash)

透過網際網路傳播虛假資訊,對特定個人或群體實施惡意攻擊…在當今這個數位社會裡,任何人都可以發佈資訊,人們內心中消極的一面在網際網路上暴露無遺。極端言論緣何擴散?本文將剖析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

在網際網路上誹謗、中傷他人的現象層出不窮。疫情期間,醫護人員因呼籲政府採取防疫措施,呼籲人們接種疫苗而在SNS上遭到大肆謾駡的一幕幕情景仿佛就發生在昨天。當時,醫護人員除了言論遭到批判,還因外形樣貌受到攻擊,甚至收到殺人預告般的留言。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自詡為「正義使者」的人們

疫情期間,大阪大學忽那賢志教授、埼玉醫科大學岡秀昭教授等人曾在網上持續發佈疫情相關的有用資訊,卻因此遭到了嚴重的誹謗中傷。他們向法院申請公佈那些發文者的資訊,得到了法院的批准。後來,他們與部分發文者以賠償金的形式達成了和解。

然而,那些擴散疫苗陰謀論、主張「不存在疫情」等謬論的帳號至今仍在活躍,法院的判例似乎沒有產生「懲一戒百」的效果。網路暴力行為儘管已經被明確是違法的,來自全社會的批判聲也日益高漲,但依然屢禁不止,這是為什麼呢?

那些反覆實施誹謗中傷的人並不認為「自己是卑劣的中傷者」。非但如此,他們甚至認為自己是「正義的使者」,認為「那些人做出了為社會所不容的行為,自己有義務砸下正義的鐵錘」。他們的邏輯是「已經有人因接種疫苗而死,醫護人員卻仍在鼓動人們接種,還吵嚷著那是疫情,給社會造成了不安,當然應該受到制裁」。

這是一種扭曲的「義憤」。正因如此,他們的內心絕不會為「停止誹謗中傷」的呼籲所動。他們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出於對那些未能實現社會正義的現象的「義憤」,不屬於應該受到批判的行為。

「暴怒,比垂滴的蜂蜜還要香甜」

不過,光靠這一點並不足以解釋當代社會為何充斥著誹謗中傷行為。因為憤怒是人類的基本情感之一。西元前8世紀,詩人荷馬在其史詩《伊里亞德》中形容暴怒「比垂滴的蜂蜜還要香甜,湧聚在人的胸間」。早在大約2800年前,憤怒就已經是文學的一大題材了。

過去,日本人一直自詡心態平和、穩重,不輕易流露出憤怒等情緒。日本劇作家三谷幸喜改編了上世紀50年代美國經典電影《十二怒漢》,基於日本的社會環境重新設定了其中的陪審員角色,寫出了《12個溫柔的日本人》的劇本。這部作品描繪出當時日本人的自畫像——「心地過於善良,優柔寡斷,以致無法做出嚴厲判決」,於1991年被拍成了電影。

然而,2009年日本推行陪審員制度後,人們很快就發現那部作品所描繪的完全是幻想。陪審員的量刑比法官重的傾向日益明顯,還接連出現了陪審員的判決重於檢察機關求刑的情況,這種現象被稱作「從嚴懲罰」。日本人非但不是「心地善良,優柔寡斷」,而是真心地待人嚴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