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開創晶圓代工商業模式,而台積電現今已是眾人口中的「護國神山」。張忠謀過去經歷過許多危機與轉機,他回顧2009年台積電變相裁員事件,是他2018年自台積電退休前經歷的最後一次危機。
張忠謀今(9)日出席自傳新書發表會,親自導讀說明過去經歷的危機與轉機。張忠謀說,1948年他17歲時,父親打消他的作家夢,是他的危機;不過在1949年去讀理工,是他的轉機。
張忠謀表示,1955年麻省理工學院(MIT)機械系博士資格落榜,是他的危機,同時也是轉機,因為決定放棄轉校,找工作,並決定放棄機械工作,進入半導體業。
張忠謀指出,他於1958年進入德儀,初試啼聲,並於1964年僅33歲,自工程師一躍為總經理,1972年升任德儀全球半導體集團總經理。
他表示,1978至1983年在德儀走下坡路,但仍癡望東山再起,於1983年決定從德儀辭職。1984到1985年「誤任」通用器材公司總經理,張忠謀說,因為沒想清楚,所以稱為「誤任」,通用器材實際上是要可把公司美化再賣出去的人。
張忠謀指出,1985年來台灣,赴命運的約會,但他搞錯了約會地點,以為是工研院。1988年工研院改革大部分失敗,辭去工研院院長職務。隨後於1989年與飛利浦爭奪台積電經營權,1992年贏得勝利。
張忠謀說,2009年台積電發生「變相裁員」事件。在事件解決後,台積電成立業務發展部,確定營收8%為研發費用,並大幅增加資本支出,迎來蘋果(Apple)訂單。
他表示,確定營收8%為研發費用是很好的決定,今年台積電營收約700億美元,研發費用約56億美元,比政府研發費用還高,也比任何半導體製造公司都要高。
張忠謀指出,台積電2012年在28奈米製程領先晶圓代工業,2018年在7奈米製程領先全球世界半導體業,並自台積電退休,對他也是轉機,可以寫自傳。張忠謀自傳下冊於今年11月29日上市。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