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因應中共的封鎖上,核能與再生能源顯然是較佳的選擇。核電廠所需的燃料棒通常可以一次儲備數月甚至數年的運作量。這意味著即使台灣遭遇封鎖,仍然可以利用已儲備的燃料棒進行核能發電,繼續產生穩定的電力。
再生能源多為自主能源,可由國內自行生產,無須透過進口。但並非所有種類的再生能源都對中共封鎖免疫。離岸風力因地理位置關係,在中共進行海上封鎖時極具脆弱性。解放軍可針對海底電纜或海上變電站進行破壞,造成電力輸送中斷。太陽能、地熱、與水力發電則是相對安全的再生能源。
儘管中共封鎖將造成台灣龐大的電力缺口,但若能採行以下措施,台灣的脆弱性將可大幅降低:
增加煤炭安全存量
目前政府因應封鎖的對策之一是規畫將已經除役的燃煤電廠變成國安專用緊急備用機組,但這只對中短期封鎖有效。在長期封鎖下,這只會加速耗盡已經不多的煤炭存量。因此,真正的關鍵不是將已除役的燃煤電廠轉為備用電廠,而是必須提升煤炭安全存量。
提高天然氣存量需增建大型低溫儲罐,成本高且所能增加的存量有限,在應對中共封鎖時意義不大。相反的,煤炭穩定性高、較易儲存且存放成本低,較天然氣儲存更具可行性。更重要的是,建設一座煤炭儲存場所需時間短。因而增加煤炭安全存量是短期面對中共封鎖時的主要保障。
增設雙燃料機組
台灣的石油安全存量約146天,是脆弱性相對較低的能源。在天然氣用盡後,部分燃氣電廠可以使用柴油繼續發電。然而,台灣具有這種雙燃料機組的燃氣電廠並不多,所能提供的緊急用電有限。未來可將部分燃氣機組汰換成雙燃料機組。但問題是,柴油發電消耗量大,將會排擠交通、工業與其他用途的使用,故須配合提高柴油安全存量。
重啟核電
核能是對抗封鎖的利器,在面對中共威脅下,已無需討論是否需要重啟核電,重點是如何去做。延役現有已除役或即將除役的核電廠是必要的選項。目前有建議僅將除役的核電廠列為緊急備用機組,這同樣是短期措施。台灣欲獲得長期穩定且不受封鎖威脅的電力,就必須將核能列入正式的電力配比中。主要是因為上述這些短期措施只能滿足封鎖下的60%最低要求,欲提升封鎖中可運用的電力就必須要增加核能的使用。若再考慮汰除煤炭的國際趨勢,核能與再生能源一樣,是最好的替代選項。
除了延役舊有的電廠外,可評估重啟核四,並積極考慮引進興建速度快的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目前全球第一批SMR尚在建設中,預定將在2030年商轉。台灣可積極爭取盡快加入建廠行列。
加速推動再生能源
再生能源種類繁多,發展再生能源需選擇對封鎖免疫的能源。上面說過,離岸風力易遭破壞,並非理想目標。但離岸風力將是台灣再生能源的大宗,剔除之後,台灣可開發的再生能源將有限。其他新興的乾淨能源,例如氫能,雖然是未來能源巨星,但對台灣而言,氫氣需進口,也不是脆弱性低的能源。在有限的能源下,只能盡力發展太陽能,並開發新的地熱能。事實上,太陽能應是目前可快速部署以因應中共封鎖的能源。目前太陽能發展弊案叢生,政府需嚴肅對待,畢竟這也是一項國安議題。
短期上,若能如上所言,動員所有已除役的核電廠、大幅增加煤炭的安全存量、增設雙燃料機組、與加速太陽能部署,在一定的封鎖期間內,應可勉強達到六成的目標。長期而言,政府須思考在中共封鎖威脅下的最適電力配比。新的配比中至少需有六成是不受中共封鎖影響的能源。這將不可避免的減少對天然氣與煤電的依賴,並大幅提升核能與離岸風電外的再生能源比例。
*作者為明日智庫執行長、美國馬里蘭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