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喊話台灣「重新思考核能」 諾貝爾獎得主朱棣文揭數據:比煤炭安全1000倍

2024-12-18 14:07

? 人氣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美國前能源部長朱棣文表示,核能在台灣頗具爭議,但政治人物應重新思考核能使用。(資料照,中研院提供)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美國前能源部長朱棣文表示,核能在台灣頗具爭議,但政治人物應重新思考核能使用。(資料照,中研院提供)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美國前能源部長朱棣文今天表示,即便核能在台灣頗具爭議,但全球多國已逐漸重新接納核能,台灣不同黨派的政治人物應重新思考核能使用,而且以電力需求角度來看,資料中心用電量之高,讓Meta、Google、Amazon、 Microsoft都開始衡量使用核電。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針對核融合發展,朱棣文表示,目前還沒解決中子輻射照射損傷問題,未來科學家會努力找到適合材質,專家估計核融合至少需要40年才能有具體進展,也可能永遠無法商用。

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台灣經濟研究院、中華經濟研究院、中央研究院、政治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及台北政經學院今天舉辦 「永續發展的電力與動力論壇」,邀請1997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朱棣文以「邁向電力超載及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其他挑戰」為題演講。

朱棣文為美國華裔物理學家,曾任美國能源部部長、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亦是中央研究院院士。

全球要達成淨零碳排目標,電力扮演重要關鍵角色。朱棣文指出,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總結溫室氣體來源,1/4來自電力和熱生產,好消息是再生能源價格持續下降,過去10年光電成本下降80%、陸域風能下降38%。

朱棣文表示,估至2040年,台灣共有4到6成能源來自風力、太陽能,但有間歇性問題,將對電網、輸電基礎設施造成巨大壓力,需仰賴需量反應、AI科技、低成本能源存儲(如抽蓄儲能、白氫技術),也要注意外國勢力拖垮電網或天然氣管線的威脅。

他指出,假設未來再生能源占比將達5成,剩餘5成電力目前仰賴煤炭、天然氣,但天然氣非常昂貴,台灣也沒有足夠儲存設施,可能10天就用完,近來軍事演習不斷,萬一台灣被圍攻,會遭遇非常嚴重的能源安全問題。

強調核能安全、穩定 AI時代更需要

朱棣文不諱言核能在台灣頗具爭議,但其他國家都逐漸將核能視為很好選項,美國態度也在改變,近期有一州長本要在加州關閉2座核電廠,經過溝通,對方改變立場,支持核電廠延役20年。

朱棣文強調,核能可以帶來能源安全,當風不再吹、太陽不再閃耀,電力需要更多喘息空間,「懂技術的人要懂得發聲」,希望大家能說服不同黨派的政治人物重新思考核能使用,否則使用化石燃料發電極為昂貴,且有產業外移危機。

至於能否在時間預算範圍內完成反應爐興建,朱棣文指出,過去反應爐要蓋10年,國際上核電專案所需經費現在高達200億甚至更多,但在此同時,其他大型專案成本也不斷增加,92%都會超支。因此關鍵在於「先把樂高積木準備好」,找到有成本效益的組件,降低不確定因素,就不容易失敗。

他也提到新科技應用核能潛力,像是SMR模組化,以及透過燃料設計減少污染可能。

至於外界關切核電廠安全,朱棣文說,觀察每單位電力造成死亡率數據,死亡率最高為褐煤,後依序為煤、石油、生質、天然氣、水力(水壩故障致災造成淹死風險)、風能,接下來才是核能,可見核能更加安全,核能甚至比煤炭安全1000倍。

此外,有關輻射曝露問題,朱棣文認為,其實輻射也來自食物如香蕉,但人體都可處理,顯示這類輻射和癌症之間沒有直接相關性。

以電力需求角度來看,朱棣文指出,資料中心用電量之高,讓Meta、Google、Amazon 、Microsoft都開始衡量使用核電,例如微軟決定重新啟動核反應爐、可產生1GW電力,也有些公司想開發小型反應爐,「一切都是為了資料中心」。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

‧ 核電延役還有的吵 翁曉玲曝要修法得等下會期:目標將非核家園改成淨零碳排

‧ 四接環評前哨戰開打!究竟吵什麼讓它推動6年還沒過 爭議點一次看懂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作者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