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半數汽車市場已被國產電動車盤踞,這也讓以油車為主的外國汽車品牌在此節節敗退,包括日產與本田正在談判合併,福斯也陸續傳出減產裁員。當川普即將重回白宮,「美中貿易戰2.0」風雨欲來,包括現代、豐田、福斯等主流車廠,卻傳出在中國增資的消息。
韓媒《中央日報》指出,現代汽車上個月宣布與北京汽車共同投資11億美元於合資企業「北京現代」,引發市場關注。因為人們一度以為,在中國銷量僅剩巔峰時期五分之一不到的現代汽車,已經準備打包回老家、就此退出中國市場。尤其「北京現代」已經關閉了中國的半數工廠,產品幾乎也都是以油車為主。
面對為何還要投資中國的質疑,現代汽車倒是回答的十分乾脆:「即使可能再次受挫,現代也必須去,因為未來的出路在中國。」顯然現代不願錯過中國「電動車轉型」的趨勢,這次投資的11億美元也全數用於電動車領域。在中國加大投資的外國車廠不是只是韓國的現代,日本的豐田與德國的福斯(中國稱「大眾」)也做出相同選擇。
除了豐田正在上海建設獨資的電動車工廠,福斯則在關閉德國工廠的同時,於安徽省興建電動車工廠。《中央日報》分析,這說明全球三大車廠都在宣告「重返中國市場」,畢竟全球約30%的汽車銷往中國,而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也在這裡。中國去年就賣出約1270萬輛電動車,佔全球電動車銷量的60%,讓人無法忽視。
雖然拜登政府對中國電動車祭出100%關稅,但《中央日報》指出,西方業界普遍認為,高關稅政策無法遏制中國的電動車崛起、反倒會造成技術落後。畢竟就算歐美提高關稅壁壘,中國電動車不但已是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而且他們正在開闢「全球南方」市場,經略包括東南亞、中東、南美、非洲等地,甚至在當地建立電動車工廠。對沒有汽車工廠的國家來說,中國的製造業投資確實值得感激。
儘管美國候任總統川普高喊「封鎖中國」,但業界已顯現反向趨勢。全球汽車三巨頭「重返中國」便是例證。因為中國產業已經成長為一個需要正面迎戰、全力競爭、甚至需要學習的對象。無論電池、材料、技術,中國正在制定電動車的全球標準,使得豐田、現代、福斯必須砸錢繼續拚。更可怕的是,除了電動車之外,包括造船業、半導體、顯示器等領域也都有類似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