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近年來我國加大在清萊地區華校的招生宣導,特別是所謂3+4管道,也就是海外青年的僑生專班,以進入高職的建教合作為主的就學管道,人數確實有增加,但在大學以上的就學人數更要注意,大學的求學環境和國家的軟實力息息相關,大學的就學學生可能就是影響未來的種子,這才是我國軟實力努力的所在。
第二,僑委會如果要在清萊當地華校以財力為主輔助觀念,對比於對岸,成效可能性不高,反而要去思考當地華校的行政能力和教學效能。規模大具有中學部以上的華校,行政能力在總務管理方面要能掌控收入和支出的動向。在教學行政層面,要思考教學品質的提高,比如教學扶助,職前講習,教材內容的改變等等,這關係到教學品質的提升,我曾經遇過當地華校找對岸師資進行教學,但對岸教師他不會注音拼音和繁體字,試問,教學如何進行?
華校的學校行政關係到學校的定位與目標,比如定位在以繁體字教學和提供學生學習華語的管道,那橫向而言,如何了解學生華語文的學習程度,華語文能力測驗的推廣和要求勢必成為僑委會補助的目標,否則如何知道成效。縱向而言,當地華校有高中部,那升大學的人數和比例如何?否則我國提供中等教育的師資的意義何在?
台灣的老師可以透過教育部,國合會,僑校自聘教師和替代役等管道當地服務,但由於事前對華校資訊甚少,去到當地之後才知道混齡混年級和混能力的教學現況,開始根本無從適應。還有台灣老師去到當地設有高中的華文學校,才了解升學不一定是學校的目標,反而當地學校在教學科目上有特別要求,比如教學科目要以三字經進行華文學習,台灣老師到當地後可以說是無所適從,導致有人放棄僑委會的薪資補助乾脆回國,這是當地華校要去思考的問題,否則僑委會提供的師資人力和財力的輔助,和當地華校難以產生關聯,更別說提高當地學生來台灣就讀高等教育的人數和可能性。
總和上述兩點,對比在泰北地區華校的現實環境,對岸是把華語教學當作文化輸出,在外在政治和經濟條件的限制下,僑委會對泰北清萊地區華校的協助可能要從教學方面去考慮,協助當地華校去思考學校目標和教學品質的提升,就學學生能力提高,升學的意願提升,甚至到台灣求學的人數增加時,那僑委會根本何須考慮在當地華校招生的問題和經費輔助的成效。
*作者為新竹縣新竹市豐田國小退休教師,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班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