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生專文:惠州中山紀念堂的變化過程

2025-01-26 07:00

? 人氣

惠州中山紀念堂。(作者提供)

惠州中山紀念堂。(作者提供)

今天,若果介紹惠州中山紀念堂,網絡媒體、文章都是從1937年開始說起,確鮮有提及林振雄與黃埔軍校第七期師生,以及黃公柱的名字,對於這段史實真是值得大家探討研究一下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林振雄與黃公柱都是惠州人,倆人於「惠州中學堂」求學時已是同學,1905年一起考上「廣東虎門陸軍速成學堂」學習軍事。1906年11月6日,清政府成立陸軍部,在河北保定設立第一所全國性的軍官學校「陸軍速成學堂」,重點培養新式的軍人骨幹。於是公開面向全國招生1400名,招生名額按省份各有不同,廣東獲得配額60名,惠州只有四人脫穎而出被錄取,分別為林振雄、黃公柱、梁志修、楊侃。1907年8月入學,同年冬季,為了培養一批具有現代化的軍事人才,清政府公布成立留日學生預備班,挑選學生進行半年培訓。經過考驗,最終上述四人都成功獲得官費派送日本留學。1908年2月赴日,一起赴日同學中還有馬曉軍、楊杰、蔣介石、王柏齡、張群等人,他們後來都成為民國時期的軍政強人。留日期間加入同盟會,從此跟隨孫中山先生從事革命事業。

圖為林振雄(左)和黃公柱(右)。(作者提供)
圖為林振雄(左)和黃公柱(右)。(作者提供)

惠州是千年古城,素有「嶺東雄郡」之稱。中山紀念堂建立在梌山之上,梌山原為惠州城內的一座小山,古時此山長滿楓樹,因為楓樹在北方卻稱為梌木,而古代在惠州任職的官員大多來自北方,梌山因此而得名。自公元591年隋朝置總管府於梌山,至清末府衙被毀約1400年間,這裡一直是惠州乃至整個粵東的政治文化中心。以梌山為中心幾公里內,其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幾乎涵蓋了自隋朝至民國的各個時期,構成一幅頗為完整而又層次分明的歷史畫卷。史料記載,公元590年隋文帝派東萊郡公王景持節巡撫嶺南,在整個廣東設廣州和循州二個總管府。其中循州總管府就設在梌山。

顧名思義,中山紀念堂肯定與孫中山先生有莫大關係的。惠州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場地,孫中山先生曾兩次派員到惠州,先後組織和發動推翻滿清的署名的三洲田起義和七女湖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清的第一槍,燃點起革命最終勝利的火苗,對後來歷次的起義帶來的影響都比較深遠。國民革命時期,孫中山先生創辦的黃埔軍校的師生,與粵軍諸盟友一起兩次東征惠州打敗了陳炯明部隊,統一了廣東。為贏取北伐戰爭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結束了軍閥割據的局面,最終統一了當時的中國,實現了孫中山先生的遺志。

辛亥革命爆發之後,中華民國建立。此時在梌山的惠州府衙經已被毀壞,並改稱為「第一公園」,佔地面積大概約三萬平方米。1925年10月14日傍晚,國民革命東征軍攻破惠州,16日下午在「第一公園」召開陣亡追悼大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