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準聯合國大使史蒂芬尼克(Elise Stefanik)在參議院聽證會中,對中共在國際組織的影響力提出鮮明批判,並強調美國應確保臺灣在國際組織中取得「最大程度、有意義的參與」;她的言論不僅彰顯臺灣在國際舞臺上的重要性,也顯示美國在對抗中共滲透、捍衛盟友利益上的決心;本文將分析史蒂芬尼克的言論對國際格局及臺美關係的影響,並探討臺灣如何借此契機深化臺美合作,鞏固在國際社會的地位。
美國對抗中共滲透,彰顯臺灣國際參與的重要性
史蒂芬尼克的言論表明,美國對中共在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中滲透行為的高度警惕,特別是在技術性組織如電信與民航領域;她指出,臺灣的國際參與對維護自由、民主價值至關重要,並反映出美國對臺灣的高度重視,臺灣多年來在醫療、科技等領域的卓越表現,證明其是國際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國官員此舉,顯然是在為臺灣爭取更多的國際空間,並透過實際行動抵制中共壓縮臺灣國際空間的行為。
史蒂芬尼克言論的戰略意涵與影響
史蒂芬尼克在聽證會中提及,中共試圖在聯合國文件中融入特定語言,進一步推動其價值觀與政治議程;這一警告表明,中共正透過語言、規則設定及人員滲透來重塑國際秩序,史蒂芬尼克的立場顯示出美國將採取更積極的策略,推動自身及盟友進入聯合國關鍵職位,抵制中共的話語霸權;她對臺灣參與的支持,也進一步傳遞出美國對臺政策的穩定性與承諾,將有助於鞏固臺美間的戰略合作關係。
防範疑美論與深化臺美合作的必要性
史蒂芬尼克過去以強烈反共立場聞名,其言論反映美國在戰略競爭中的清晰態度;然值得警惕的是,中共可能藉機操作「疑美論」,試圖弱化臺灣民眾對美國支持的信心;因此,臺灣應加強對美國政策的透明溝通,消弭可能的誤解與傳言;同時,深化在經濟、科技及軍事領域的合作,鞏固雙方的互信,防止中共趁隙挑撥臺美關係,並確保臺灣在國際上的合法性與正當性持續提升。
臺灣應如何利用美方支持深化國際參與
面對美方的堅定支持,臺灣應積極回應,展現自我價值;首先,政府應善用美國在國際組織中的影響力,尋求技術性組織的突破,例如國際民航組織(ICAO)及世界衛生組織(WHO);其次,臺灣應持續透過公共外交推廣自身在醫療、科技及人道援助方面的貢獻,贏得更多國際社會的支持;此外,臺美應強化雙邊經濟合作,深化《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後續協商,進一步強化彼此的利益結合,為未來臺灣的國際地位奠定穩固基石。
結語
史蒂芬尼克的言論再次印證美國對臺灣的支持與關注,對抗中共在國際舞臺的滲透;臺灣應以此為契機,強化與美國的合作,積極參與國際組織,同時防範中共的疑美操作,鞏固自身在國際社會的地位與角色;透過穩健的政策與行動,臺灣能在美中競爭的格局中持續拓展生存空間,展現民主國家的價值與力量。川普2.0關稅新說辭:美國點名中國造船業「不公平競爭」,拿補助、壓低成本還涉嫌強迫勞動更多文章
*作者為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