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左右手、傳奇投資家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在2023年底離世。他常常說,「想成為好的投資者,必須到有魚的地方捕魚」。不過,如果想成為偉大的投資家,則要到漁船根本不去的地方捕魚。
《巴菲特的早期投資》(Buffett’s Early Investments)一書主要分析巴菲特年輕時投資運用的方法和思維。作者布雷特·加德納(Brett Gardner)考察了當時才2、30歲的巴菲特,在1950年至1966年間投資的10家公司,將內容出版成冊。
巴菲特當年做的事情,今天的我們也能效仿嗎?照理來說應該會更簡單,畢竟現在資訊唾手可得、交易幾乎免費,個人投資者也有勝過投資機構的優勢。但另一方面,市場效率大幅提升的現在,想要「撿漏」幾乎不可能,而且大家都想聚集在同個地方捕魚。
《華爾街日報》指出,如果想複製青年巴菲特的成功,你不僅要有與眾不同的思維,還要充滿耐心,在你的「漁船」上滿載勇氣。
專找那些乏人問津的公司
加德納在康州一家私人投資合夥公司Discerene Group擔任分析師,他花了整整七年,查找幾十年前的年度報告、分析師研究報告、信評機構穆迪(Moody’s)每年的企業財務數據和其他鮮為人知的資料,逐一分析這10家公司。
書中介紹的10項投資分別是:五金批發商Marshall-Wells、包裝用品生產商Greif Bros. Cooperage、紡織品公司Cleveland Worsted Mills、公共運輸公司Union Street Railway、礦業公司Philadelphia and Reading Coal and Iron、電力公司British Columbia Power、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汽車製造商Studebaker、零售公司Hochschild, Kohn & Co和華特迪士尼(Walt Disney)。
或許你會覺得這些公司名字聽起來都很陌生,確實,即使在那個時候,他們也都不是什麼家喻戶曉的大公司。
「隨便一個了解股票的人都看得出它很便宜。」加德納在書中這麼評價Marshall-Wells,但即使如此,也沒有幾個人認真去分析這家五金批發商。
Greif Bros.是一家製造桶子等容器的公司,在美國中西部證券交易所(Midwest Stock Exchange)上市交易,但投資並不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