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在瑞士舉行,這場吸引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政治與經濟領袖的盛會,是國際舞台上無法忽視的焦點。筆者於現場觀察,深感台灣的缺席成為一大遺憾。儘管前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以個人身分參與部分活動,但台灣在這一全球性平台上幾乎毫無存在感,未能有效利用機會展現其國際影響力。考慮達沃斯經濟論壇過去五十年扮演的角色,沒有好好利用這種世界領袖級的自由論壇,實在是太可惜了。
本屆論壇的主題「智慧時代的合作」,聚焦地緣政治、全球化挑戰、氣候變遷與新技術發展等議題,這些都與台灣在國際供應鏈中的地位息息相關。台灣卻未在此積極參與。事實上台灣的全球重要性在過去已多次被提及。例如,2024年論壇中,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明確指出台灣半導體在全球供應鏈的核心角色,並強調台灣海峽的和平對世界經濟的重要性。同年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公開表示,台灣儘管國土不大,但其地理位置和創新能力使其成為國際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然而這些正面評價多來自他國,台灣自身卻未能主導相關討論,這讓台灣的國際形象僅止於他人描述,無法積極掌控話語權。
烏克蘭的案例對台灣更顯啟發意義。在本屆論壇中,烏克蘭成功組織多場國際會議,包括一場有80多國國家安全顧問參與的和平計畫討論,為其外交與國家利益爭取了更多曝光與支持。即便面臨內外困境,烏克蘭仍利用達沃斯平台成功推動國際聲量,展現其戰略目標與外交能力。相較之下,台灣作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龍頭,在此重要國際舞台上幾乎全然缺席,只能由他國代為闡述其角色與貢獻,實為重大錯失。
達沃斯論壇的開放性提供了多樣化的參與方式,並非僅限於正式會員國。全球多個地方政府與非政府組織都能透過設立展館、舉辦論壇或其他形式參與。例如印度的地方政府、伊拉克庫德族自治區與西藏團體均成功在論壇中設立場館,展示其議題與實力。台灣的缺席,並非來自外界的阻礙,而更多是內部在資源分配與參與策略上的不足。
為此台灣需要採取積極措施,加強國際論壇中的參與。應積極在達沃斯論壇等場域設立展館,展示台灣在數位轉型、半導體產業與全球供應鏈穩定上的貢獻,同時策劃場邊活動,邀請國際媒體與專家參與討論。政府還應增加經濟外交預算,支持官員與企業代表在國際舞台上發聲,並將參與國際論壇納入年度優先議程。台灣的國會之朝野政黨應跨越黨派之爭,全力支持這類具國家利益的國際參與計畫,確保台灣的聲音不被忽視。
台灣在國際場合中的缺席,是一個值得深刻反思的教訓。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台灣若無法積極參與國際舞台,將冒著被邊緣化的風險,逐漸淪為國際討論的客體而非主體。政府必須汲取經驗教訓,積極調整策略,在未來的達沃斯論壇及其他國際平台上展現更強有力的姿態,主動爭取國際話語權。唯有如此,台灣才能真正提升經濟與外交影響力,在智慧時代中創造更多機遇,實現全球共融與永續發展的目標。
*作者為中台灣教授協會理事長/任教於台灣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