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在野黨的嚴苛追打,以及某些「不啻流血」的激進言論,則引起尚在觀望的中間派民眾強烈反感。譬如頗具爭議的是:在民意對抗愈演愈烈的情況之下,首爾西部地方法院凌晨兩點僅以史上最為簡短的十五字理由(「擔心嫌疑人會有毀滅證據的可能性」),迅速剝奪了現任總統的人身自由;並使其隨後接受頗具「規訓」意象的入獄程序。這在其支持者、甚至中立觀察者的眼裡,與其他系列政界案例相比(譬如當前仍試圖進行拖延的李在明所涉案),無疑是針對憲政史上合法上台的民選總統的精神虐待及人格羞辱。
其次,亦令人較為驚愕的是:在現任總統夫人金建希傳出嚴重的健康危機之際,公調處甚至毫不留情地輕易剝奪了其作為家屬的合法探視權益;並禁止尹錫悅收發任何信件。此種極其缺乏人道主義基本精神的法律手段,不僅引發了政治迫害、政治報復的擔憂,亦令人不由質疑該社會政治生態的殘酷。
民主的「潔癖」與「正義」
而另一方面,無視民意持續反彈的韓國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及黨首李在明,則似乎絲毫沒有顧慮自身行事方式的「強硬」、以及長期企圖單方立法以規避自身司法風險的「雙重標准」;反而一味希望利用韓國民眾對於政治慣有的「潔癖」,試圖單方追擊,以更進一步地合理化自身的政治訴求,並樹立起「親民」、「正義」、「全心全意支持弱勢群體」之形象。
然而,即使罔顧其於一院制國會弊端中實行「多數專制」、高頻度使用彈劾權而致使政務幾近癱瘓的客觀事實,其近日意欲干涉韓國金融政策的行為,則引發了韓國社會進一步的警覺與震驚:一是韓國憲政史上從未出現過在野黨黨首單獨召開金融會議、要求六大銀行行長降低附加利率等之先例;二是銀行利率本身涉及商業機密、亦受到國家政策的導向;三是倘若並無金融權限的在野黨貿然違反程序正義而降率成功,這不僅將在短時間內爆發家庭貸款、房地產市場等的連鎖失控,亦或使得韓國在世界金融體系之中失去信譽,引發信用動蕩。
在「強扮總統」、「威脅民主主義」以及「破壞金融市場」等洶湧的輿論指責之中,李在明不得不於次日(1月20日)的金融界會議之上否認其強制降率意圖。但是,令人虛驚一場的氣氛,卻仍使得民眾「管中窺豹」:倘若其毫無節制的左翼鬥爭手段及政治思維外溢,甚至肆無忌憚地蔓延至民間經濟界或金融市場,此種強制性的干預,或將為慣於自由資本主義運行軌道的韓國帶來進一步分裂與沖擊;並且,亦令人質疑其是否具備民主制度之下必要的協商素質。
李在明及在野黨這種一意孤行、令人費解的「理想主義」,抑或建立於儒家傳統的社會理想,即「達則兼濟天下」;因此李在明及其政黨主要受到底層民眾、弱勢群體及邊緣政治群體的大力支持(譬如勞工組織、在韓朝鮮族同胞組織、部分年輕女性等)。但在現代社會,不管其如何秉持或標榜「天下為公」,亦需接受長期研究公共領域的德國哲學家哈貝馬斯(Habermas)之問:即議會制的「理想主義」形象,是否或許恰恰掩蓋了權力驅動的現實主義政治的核心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