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政府一向自豪很會經營對美國的關係,這幾年來,的確美國國會也一再通過友台的法案,尤其是美國前總統拜登,還公開說過將派兵協防台灣,美國向來對台灣如此的支持,民進黨政府也引為政績,並廣為大內宣,雖然國民黨也需要親美,不過,這檔事對於當家的較有利,執政黨的民意支持度勝過在野的國民黨。
如今,川普再度當選美國總統,與以前首度擔任總統時,有很大的差異,因為具備高票的擁護,國會的全面掌控,任命的都是忠貞不二的官員,川普當然有超級的自信,行事風格是仗著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各國都需要產品出口到美國,換取美元後,再成為外匯儲備或者是購買美債,此為美元霸權不可缺的循環生態。
依財經新聞報導,美國雖然表面上有高額的貿易逆差,但實際上,美國道瓊、那達斯克等股市指數一直創高,國民所得也飆升到8萬多美元,經濟一片繁榮,美商為了降低製造成本,在加墨二國及亞洲各國設廠,再銷往美國及世界各國,創造出美國的海外所得,美國又有強大的服務業,去年有服務貿易順差達三千億美元,可見,美國享盡全球化的諸多好處,如今還要怪罪他國。
現在,川普這個關稅大俠宣布謎底了,台灣的產品,要被課32%的關稅,比起歐盟的20%,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韓國的25%,都高出不少,另外,日本為24%,更低於韓國,台灣如何承受?川普口中的對等關稅原則,因為台灣有對美國產品課64%的稅率,不知是如何計算及有何依據,有人說是依台灣對美國的順差,佔總貿易額的比例,既然比值是64%,那就減半為32%,以此標準來課台灣的進口關稅,簡直是兒戲。
川普又說台灣搶走美國的晶片生意,更是悖論,台積電是代工晶片生產,客戶大部分是美國公司,美商蘋果及輝達反而賺得更多,台積電的股東結構,七成以上是以美國為主的投資大眾,川普信口開河,隨便找個虛有的籍口,我們要默默的硬吞嗎?賴政府對美國如有暢通的管道,何致如此。
台積電投資美國1650億美元,也有可能再增加額度,仍滿足不了川普,對台灣再下重手,台灣是典型的海島經濟,沒有自然資源,一向以外貿為導向,面臨著川普的關稅大捧,很難承受得了,賴政府把兩岸關係搞得劍拔弩張,更需要美國的國防協助,對美國毫無反制的籌碼。風評:對汽車加徵25%關稅,經濟與地緣政治最大殺招更多文章
於今之計,上策還是儘力向川普幕僚溝通,台灣是全球最親美的,是美國科技業的極重要夥伴之一,以低廉的勞工成本及水電,為美國提供質優價美的產品,裨益於美國經濟,台灣不穩,對於美國絕對是壞事,甚至是災難,美國不應如此對待台灣,至少稅率不要高於歐盟。中策是聆聽國內產業界的困境,因應及調整,作為業者的後盾。下策是對美國仍然是束手無策,只會多說少作,繼續將重心放在大罷免,以奪回國會主導權為要務。
*作者為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