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MIT公民媒體中心主任:台灣應研究中國如何以資訊做為武器

2018-10-11 19:10

? 人氣

祖克曼對於台灣須承受來自中國假新聞進攻,認為應加強研究。(柯承惠攝)

祖克曼對於台灣須承受來自中國假新聞進攻,認為應加強研究。(柯承惠攝)

第三屆g0v(零時政府)年會日前落幕,其中一場主旨發言由麻省理工學院公民媒體中心(MIT Center for Civic Media)主任祖克曼(Ethan Zuckerman)擔綱。

祖克曼長期鑽研網路生態,是著名美國媒體學者、網路活動家及部落格作家。在接受《新新聞》聯訪中,祖克曼談到台灣應如何應對近期吵得沸沸揚揚的假新聞問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假新聞一詞被川普武裝化

祖克曼表示,他不用「假新聞」(fake news)這個詞,而是細分為未能意識到錯誤的「誤報」(misinformation)及用以蓄意欺騙的「造謠」(disinformation)。他認為,假新聞一詞已被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武裝化,用以摧毀人民對新聞的信任。

針對台灣有立委一度擬立法遏制網路謠言,祖克曼表示,他對規範網路言論相當緊張,因回顧前例都會讓尤其邊緣意見(marginal opinion)消音。他舉例美國還是需要知道像是白人民族主義(White Nationalism)的主張,而非將其逼入暗網(dark web),失去與其接觸的機會。

祖克曼認為,政府仍可透過協助獨立的公共媒體進行事實查核,如獲取高度信任的英國廣播公司(BBC)。他也說,政府可透過跟各大社群平台溝通,遏制不實資訊。如印度政府推動通訊軟體WhatsApp限制用戶轉發特定訊息,放慢不實資訊傳播;
斯里蘭卡政府要求臉書下架導致流血宗教衝突的不實資訊。

不過,祖克曼也提醒,政府創建平台或只讓社群平台查核不實資訊很「危險」,因為將賦予政府或平台太多權力,且容易出錯。他說,最佳方式還是透過網路社群的技術人員、創作者及記者共同致力於事實查核,即便花很多時間,但有扎實基礎的消息來源還是最重要的。

加強研究中國如何散布不實資訊

祖克曼以維基百科(Wikipedia)為例,十年前人們還在討論是否足以信任網路上所有人都可撰寫的維基,十年後Google卻指定維基是重要可信的消息來源,「維基含括左右陣營的人,維基的『中立觀點』編輯原則(即除了查核消息來源,也要求不同觀點並呈)運作得不錯,讓內容更接近真實。」

與此同時,祖克曼指出專業(professional)媒體的重要性前所未見,即使部落格作家、公民皆可從事新聞報導,但像《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近期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涉嫌規避贈與稅及遺產稅,花了十八個月調查查證,專業新聞工作者才有如此資源,因此仍有存在空間。

然而,祖克曼提醒,即使川普發言漏洞百出,人們可花上所有時間對川普事實查核卻不會有幫助,因為不能觸及真正需要被導正的人。而這也有跟川普的策略有關,祖克曼表示,川普之所以流利地撒謊,就是出自他想創造一個與人民認知不同的真實世界(reality)。

祖克曼指出,美國和俄國的政治中有一件很特異的事:政治人物不見得是在爭取輿論支持,而是在爭奪形塑真實的能力,形塑人民對他們所生存世界的想像。這種過去十年在俄羅斯、東歐司空見慣的技術已開始擴散,人們也要應對這種以不實資訊影響政治的策略。

日前台灣民眾因颱風流滯日本關西機場,衍生中國政府派車到機場接人的不實資訊,網友也查出在PTT造謠的帳號IP位置在中國。「這些消息到底是隨機散布,還是有中國政府操作?」祖克曼指出,台灣有個強悍的鄰國會以資訊做為武器,幾乎不可能禁絕,台灣應加強研究能量,釐清中國散布不實資訊的模式。

熱議不實資訊的背後也凸顯人民逐漸喪失對政府及媒體的信任。祖克曼說,若要讓人民覺得政府可靠,應該讓人民與政府有更多連結,「如果你覺得完全自外於政府,就很容易產生不信任感。」

公民科技促使政府開放

要怎麼恢復人民的信任?祖克曼認為解方正是「開放」,像「公民科技」(civic technology)促使政府開放與公民互動,公民覺得被傾聽,就會認為自己的言論有影響力,並對政府產生信任。像是台灣的g0v協助行政院創建讓網路社群參與政策討論的vTaiwan平台,就是祖克曼所稱運用「公民科技」創造的平台。

祖克曼強調,公民科技的重要之處在於打破政府與公民間的藩籬,數百年來代議政治並不能解決無法大規模傾聽民意的問題,公民科技則可協助解決,「我們需要支持高品質資訊的公民運動。」祖克曼說道。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

張家豪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