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上,荷蘭哲學家斯賓諾莎認為宇宙背後可能有一位「造物主」在推動,但這位神僅存在於自然界與人的靈魂中,不是一般有求必應的人格神;科學上,愛因斯坦承襲斯賓諾莎的觀點,認為宇宙中應該有位主宰,然而他心目中的上帝與聖經上的上帝有所不同,祂只掌管宇宙運轉的秩序,但不具有對人類賞罰的能力。這一點,我們可以從1912年鐵達尼號沉沒在大西洋與兩次世界大戰獲得證明。人類與其期待上帝的救贖,不如先反躬自省,學習如何互相體諒,互助合作,而非互相傾軋,彼此你爭我奪。
霍金強調,人們應該善用人生,把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極致,為自己言行尋求最大價值。筆者認為這是正確的,畢竟生命的意義就是發揮自己的潛能,為社會與人群做出最大的貢獻,譬如,「大人物」如牛頓、愛因斯坦、德蕾莎修女、馬偕博士、聖嚴法師,「小人物」如台東賣菜婦女陳樹菊、高雄十元自助餐的莊阿珠阿婆、為農村農民代言的沈芯菱小姐與新北市五股鄉觀音山揹水人蘇進雄先生等人,而非如某些人,只會自私自利,認為自己好就好,不管別人死活。
誠如愛因斯坦所說:「為他人而活的人生,才是最有價值的人生。個人生命的意義便在於幫助世界上一切生命,使之都生活得更高貴,也更美好。」他又說:「他一生最大的目標是求真、求善與求美。」霍金的理念可說與愛因斯坦類似,兩人畢生都是在探究宇宙奧秘之餘,仍不忘對人類前途的關懷,且霍金沒有因為自己身體的殘缺而自怨自艾,而是不斷精進自己的智慧,且經常提出對人類前途的真知灼見,提醒世人注意,可說是真正活出生命的價值。
總之,霍金對現代科學高度發展所帶給人類的隱憂,並非無的放矢,值得各界專家與政治人物高度重視,畢竟核彈的發展就是一面鏡子。當初愛因斯坦發明相對論的初衷並非製造原子彈,而是探討真理,遺憾的是,二戰末期,美國為了阻止戰爭蔓延,不得不利用其理論製造原子彈,最後雖然好不容易結束了戰爭,如今卻也成為世人最大的噩夢!
*作者為台大物理博士、文化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