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看到一則新聞為「漢光31號兵推美軍給建議:提升政戰兵力」報導,筆者為陸軍政戰基層軍官而有感而發,其實政戰兵科在國外極少數有,其濫觴為黃埔軍校建軍時沿用蘇聯紅軍之政治委員編制,在各連以上單位設置「黨代表」。北伐後,黨軍改稱「國民革命軍」後,連、營之黨代表改為「政工指導員」,簡稱「指導員」,38年轉進臺灣後,蔣經國先生成立救國團(類似共青團的組織,解嚴後轉型為團康團體),甚至在軍中成立「黃復興黨部(軍中黨部)」,指揮部隊的政治工作軍官,監督部隊。1969年,改稱「政治工作」為「政戰工作」,並改稱基層政戰人員稱「輔導長」,而在基層往往是連長唱黑臉(嚴厲凶狠),輔導長為白臉(安撫溫柔)的角色,因其特性慢慢轉為身兼軍事幹部與官兵之間溝通及監督軍事幹部的職責。
政戰工作的困境
一直延續至今,政戰工作在於募兵後也面臨了考驗與推行的窒礙,就以新訓官兵最期待的懇親會而言,懇親會在新訓時為一到二次,在基層連隊為三節各舉辦一次,目的是在讓官兵家屬可以了解子弟在部隊的環境與服役的情形,在募兵制推行後,83年次後義務役男僅會接受為期4個月的軍事訓練(稱軍事訓練役二個月的新訓及二個月的專長訓),除非在營轉服為志願役士兵,否則不會投入基層部隊服役,大量適齡役男不再投入部隊除影響單位勤務外,懇親會的成效也大幅受影響。
以筆者之經驗,於今年初辦理春節懇親會,假設本連人數為40人,18員志願役則義務役為22員,參加人數義務役家屬為19員,志願役則10員,總人數達29員,為一般新訓單位官兵參加的水準,當時筆者規劃由官兵自主辦理活動與家屬互動遊戲,頗受好評。而端節檢討上次經驗,筆者透過申請,在輔導長室透過訪談錄製了紀念影片,在懇親會播放,內容有許多感謝連隊幹部及弟兄的場面,但美中不足的部分,為參加人數銳減,端午節參加人數銳減至5員,且皆為義務役官兵之親屬,而究其原因有三:第一為離家過遠,第二之前來過及第三上班時間無法配合,綜合上述成因,我們可知義務役役男為懇親會成敗之關鍵,每年新的役男就會有不同的家屬前來,並保有新鮮感,而在國軍縮編減員後盛況不再外,懇親會費更是減少,由原本是以編制數來計算年度經費,改為用現員數,由原先的接近二千元縮減為八百多元,幾乎是一人一包科學麵就沒了,參加人數少,家屬看不見自然重視度減低。
在基層連隊造成困擾及架空的危險
政戰在部隊而言是為輔助作戰的角色,為協助軍事幹部決策時給予建議或是主官不在時接為代理,而政戰可以無所不管,也可以什麼都不管,就以經費或是訓練業務,經費在部隊中輔導長身兼監察人員,但基層派任中尉輔導長多數為初官,初官在許多事物皆不熟悉的情況下,連隊預財士說章蓋哪就蓋哪,根本無法落實監督,輕為大多被營部退件,重則可能附上刑事責任,另部隊的課表也是以衝堂著名,一個周四可以因一個電話紀錄來,塞了三四堂的政戰課程,又可以容納行車安全教育、基本教練、軍紀教育(已非政戰體系改隸屬指揮官室所以也會衝堂)等等,其原因並非出於基層而是指揮部級以上在課表排定,未經過訓練部門協調就發電話紀錄的後果,而加上初官對於課程內容生疏,補充教材有限,往往有課排進來就把補充教材念一念,甚至索性乾脆不上,官兵除了覺得無聊外,更是凸顯專業訓練的不足,而依權責區分課表為訓練,政戰幹部大可卸責並非訓練人員,伙食有問題也可說並非辦伙人員,常聽到督導來了如果不是督導莒光日,輔導長第一個躲起來的傳聞也是常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