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30日償還16億歐元IMF債款的期限屆至之後, 未能償債的希臘終究走上了違約之路,除了短期內將面臨「斷糧」的苦果,希臘倒債對於全球金融市場的衝擊、對歐元區乃至於歐盟未來發展的種種負面影響,已從潛在風險成為歐洲各國不能不面對的實際問題。
由於擔心希臘倒債,全球股市在周一(29日)紛紛收黑,美股道瓊工業指數大跌1.95%,創下今年以來最大跌幅,歐股更是慘淡,德國、法國股市跌幅皆逾3.5%。不過多數經濟學家和策略分析師仍對希臘債務危機保持信心,認為市場能承受希臘將造成的傷害。全球股市到了30日也開始走穩,當天美股高開,最後以漲0.1%收紅,歐洲股市雖然多延續前一日的跌勢,但已有趨緩現象。
樂觀經濟學家的信心來自歐洲央行在過去幾年設下防範的縝密計畫,歐洲央行持有充分的資金,用以幫助那些同樣有沉重負債的歐洲國家,同時還擁有一個12億歐元的債券購買基金,用來應付希臘倒債這類的情事發生。
不過對歐洲其他國家來說,在希臘倒債後要面對的問題,主要是政治層面的影響─希臘公投將可能使其脫離歐洲;希臘地處南歐,東與亞洲接壤,又處於巴爾幹半島的中樞位置,在地緣政治上來說,阻絕了俄羅斯和伊斯蘭國,可以說是西歐列強的圍籬,假使希臘脫離歐洲,向俄羅斯靠攏,那必定是英、法、德、美等西方國家最不願意見到的局面,因此希臘脫歐不僅涉及經濟層面,更是國際地緣政治的課題。
這幾年,希臘所面對的難題已經轉變成執政者的意識形態問題,即使政黨輪替,仍沒人能化解希臘動盪的局面,現任總理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所領導的激進左翼聯盟,在年初大選打著「反撙節」旗號,但又強調仍會留在歐元區,廣受人民支持獲得勝利。
但齊普拉斯上台後,卻因其左派立場,多次與歐洲債權人就紓困條件協商不成,逐漸使希臘走向與歐元區其他18國對抗的僵局,最終違約倒債,並無預警宣布資本管制,暫停股票市場交易,一切等到公投結束再說。
然而即使希臘倒債,扮演歐債危機中「三大馬車」(Troika)的歐盟執委會、歐洲央行及IMF,還是與希臘的主要債權人進行了11個小時的會議,希望說服希臘提議或是接受新的紓困選項,但齊普拉斯竟直接把紓困的贊成與否決權交付希臘公民,無疑是讓沒有決策能力的希臘人民做出艱難的抉擇,並把歐洲債權人全部拉進這場公投賭局。
齊普拉斯不斷向希臘人民喊話,在公投的選票蓋上「NO」,以換取更優渥的紓困條件,但這也加深了社會間的對立─對於願意忍受撙節並希望留在歐元區,和希望違約倒債換取更好紓困條件的希臘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