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政府1日下午召開「智慧城市委員會」第一次大會,由於「智慧城市」是個模糊的概念,如何落實,成了媒體追逐的焦點。市長柯文哲針對進化「智慧醫院」表達想法,認為要從「流程改造」做起。之初創投公司合夥人程九如也提及,台灣的智慧城市化非常落後,應在法律上鬆綁讓業者有進入公共服務的空間。
針對媒體提問,要如何以醫療專業理解「智慧醫院」?柯文哲回答說,要先決定流程,其次軟體,最後才是硬體。他舉例,病房送藥工作人員的藥車要幾點送出最有效率?答案是醫生查房後的2個小時。因為查房時醫師處方籤會改來改去,查房後2小時再送上處方籤改變後的藥,退藥的頻率最低;所以柯文哲歸結出,智慧城市最重要的是「流程改造」。
柯文哲進一步解釋,推動智慧化的人員要對產業非常了解,若由資訊人員做智慧化而沒有醫師、護理師加入,就犯了錯誤。他表示,當有現代化的資通訊技術時,就思考流程要怎麼改變,讓新進的技術發揮最大的效果,他認為,這才是智慧城市最大的祕訣,但長期犯的錯誤是,覺得有電腦硬體、有軟體,就以為流程就會自己改變。
之初創投公司合夥人、同時也是委員會委員的程九如參與大會,他舉例智慧城市可以達到的技術水準,比方說,有人昏倒在馬路上,在到處都是監視器的台北市,其實可用民間技術做到自動偵測,若辨識到不該有人躺地上的地方竟有人躺著,就可以立即啟動救援機制,不需要等路過的民眾發現報案。此外,夜間沒有人的地方不該開燈,很浪費電;馬路上明明沒車,路人還是得等紅燈變綠燈後才能過馬路,浪費時間。教育方面,民間有技術能做到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用一套系統分辨天生的能力,爾後因材施教,而非統一的刻板教學。
程九如表示,這些不方便、沒效率,在民間企業眼中,早就已經有技術能克服,若政府能引進民間技術,社會資源就可以更有效的運作,問題就卡在法律的阻撓。
他也提到窒礙難行之處在於台灣的法令與公務機關,構成企業技術進入的阻礙,造成今日台灣的智慧城市推動非常落後,一切才剛要開始,而他認為,法令問題,北市府也未必處理得了,因為很多涉及中央的法規,還需要地方政府與中央溝通,所以推動智慧城市的路還相當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