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中國電子商務龍頭阿里巴巴集團主席馬雲來台演講時,順手奉上100億元創投資金鼓勵台灣青年創業,逼得國發會趕緊發出新聞稿回嗆「要創業來國發會」,而行政院長毛治國上任後便將創業列為重點施政項目之一,除了國發會創業拔萃計畫、創業天使計畫積極提供創投補助外,更將許多閒置空間改建成創業園區,便是要「為年輕人找出路」。然而,根據1111人力銀行今年3月所做的「2015上班族創業意願調查」,有意願創業者卻從去年的87%滑落至今年的76%,假如撇除統計因素不算,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上班族創業意願降低呢?
根據人力銀行的統計結果,有27%的人不想創業的原因是「喜歡上班穩定生活」、25.7%因為「沒資金」,而有21.6%的人則是因為「志不在此」;而創業主要資金來源中有45.1%來自「個人積蓄」、27.1%來自「申請各類創業基金」,15.4%則是來自「銀行貸款」,有意創業者預計及已經投入的資本平均為64萬元,較去年調查的88萬元減少27%,可見資金仍是創業者首先面臨的主要問題。
隨著「產業升級」的呼聲不斷,許多人將青創視為台灣經濟的解藥,「創業」紅到足以成為年度關鍵字,不僅行政院、經濟部搶先推出多項創業補助及貸款,地方政府也紛紛推出相關補助,政府捧著大把銀子幫助創業,應當是創業最不缺錢的時候,又是什麼原因讓創業者對補助款望之卻步呢?
根據訪談多位創業者的結果,目前政府補助創業立意雖良善,但卻面臨資訊過於零碎、創業者不知從何找起,以及補助計畫審查機制脫離現實,讓補助款無法進到最需要的人手裡等問題。
「文件太難寫」 書面審查不利創業者
甫成立3年便在台北擁有7個實體共同工作空間的Changee創辦人林端容便說,當初Changee初成立時雖然很需要錢,也曾想過申請政府補助,但小公司的人力非常吃緊,每個人都有很多事情要處理,在不熟悉申請格式又沒辦法花錢聘請顧問的狀況下,最後仍然只能靠存款及向朋友借錢創業。她說,自己看到許多小公司也面臨類似的窘境,最後還是決定靠自有資金創業。
學悅科技創辦人趙式隆則說,政府補助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為「文件太難寫」,甚至養成一種「專門寫補助計畫」的畸形產業。趙式隆直言,很會經營公司不代表很會寫文件,反之亦然,但在目前以文書審查為重的補助機制下,導致部分公司反而是聘請專人寫補助計畫過活,不利於將大部分精力投注於公司經營或者沒錢聘請專人寫企劃的創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