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紅色供應鍊崛起,台灣出口、外銷訂單多月不振,薪水更是凍漲多年,始終無法升級的「代工產業」引發批評,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曾說「企業轉型要靠青創」,預示著過去屬於小圈子的「創業」似乎已成為個人苦悶出口及國家經濟出路的交點。然而,當媒體不斷報導創業者成功的故事,彷彿反覆唱誦著上一代「愛拚就會贏」、「黑手變頭家」的神話,只要創業者願意捲起衣袖、不畏艱辛,似乎就有成功的一天,但有心創業卻沒有資本的青年應該如何完成夢想呢?
門檻最低 創業3年內均可申請
為了幫助白手起家的創業青年能找到開創事業的第一桶金,從中央到地方,青創貸款及各種補助一項項推出,對許多創業者來說,前國發會主委管中閔積極推動的國發基金創業天使計畫可以算是「門檻最低」的補助計畫。不同於大多數的補助皆須成立公司後才能申請,國發創業天使計畫幾乎只有「3年內成立或未成立公司之團隊」這個條件,沒有產業別、資本額限制,且是不分批次的「隨到隨審」制,只要期限內都可以申請,6到8周內即能完成審議,也可以算是「最有效率」的補助計畫。
雖然國發基金創業天使堪稱「門檻最低」的創業補助計畫,但也因為其門檻較低而吸引了眾多申請者,加上一改過去多以學者為評審的審查機制,以業者、創業家及創投為評審,可能會有「要求更高」的情況發生,也曾因不公開評審而引起兼任評審的成功創業者不滿。到底創業天使要當誰的天使?在這樣的情況下要如何順利申請天使計畫呢?《風傳媒》記者實際採訪評審、計畫主持人及獲補助廠商,帶創業者一窺新穎的創業天使計畫。
國發基金創業天使計畫從2013年12月開始施行,由國發基金支出10億元支應,原先預計每年輔導60家,共推動5年,不過由於沒有限制申請批次,若10億元提前發完,計畫便告一段落;申請資格相當寬鬆,只要創業未滿3年、甚至公司尚未成立者,只要有創新構想便能申請,金額方面則提供申請案至多4成的創業資金,最高可達1000萬元,至於回饋機制,則是待創業後3至7年推選一年企業無累積虧損時依公司淨值5%進行現金回饋,最高回饋金額為當初協助金額的2倍。
創業天使4特色 和一般政府補助大不同
如果要說國發基金創業天使計畫和其他政府補助計畫有什麼不同,可以歸納出4個要點,分別是6到8周完成的「隨到隨審制」、沒有KPI(關鍵績效指標)的簡易計畫格式、與業界接軌的評審成員及輔導育成機制。
1. 隨到隨審制,6~8周完成審議
許多政府補助計畫有特定的申請期限,超過申請期限可能就要等下一批,但創業天使計畫主持人賴荃賢表示,創業天使計畫是「隨到隨審制」,送件後隨時可受理,累積到一定件數後辦公室便會舉辦審議委員會,平均一個月大概舉辦10場審議會。而在管中閔強力要求之下,以創業審查機制最快的新加坡作為標竿,於6至8周內完成審議,也就是一旦接到通知參加審議委員會簡報後,8周內能確定自己是否通過申請,如果此次未通過申請,也能重複申請,最多可申請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