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為什麼我在前一篇文章說種子和A輪風險資本家其實對於既有的天使股東通常都會有所介意,如果遇到「有前科者」,風險資本家甚至會要求創業家想辦法說服天使將股權出脫給新投資人,否則就不會投資下去。
如果一個兩個業餘天使就已經讓專業風險資本家戒慎恐懼成這樣,想像上千上百個——這就是為什麼我在前一篇文章會說如果你是風險新創而你又在早期透過股權群募籌得一筆資金,那對於你拿到專業風險資本種子或A輪投資就會有很大的問題,不管股權群募平台那邊的規定多麼詳細周全。因為當一個股東沒有啥好失去的時候(個人投資金額不過上百或上千美金),他會在最關鍵的時候以最不理性的方式干擾到新創向前邁進的步伐,這種風險是大多數專業的風險資本家都不想要的。
我們也可以換另外一個角度想想:為什麼會出現股權群募這樣的工具?或者說這場遊戲中的各個玩家,他們的誘因個是什麼?
這個結構中有三個玩家:群募贊助者(現在改用股東身份進場)、股權群募平台業者以及創業家,以下我們分別用提問的方式來檢驗這三個玩家參與這場遊戲的動機。
群募贊助者:為什麼你從普通的支持贊助和預購產品要變成股東的角色?一般當新創的股東都要仔細跟創業團隊相處、看到實際產品的示範並且評估十年後的成功機率,為什麼你可以在看完短短一段影片和一堆文字就決定當股東?如果你這麼有信心這家公司可以成功,為什麼只花幾百或幾千美金當股東,為什麼不出幾萬或幾十萬美金?為什麼不直接跟創業家聯絡直接出資、還可以省掉被平台扣的款項?如果真的成為新創股東了,你可以忍受六七個月沒有任何消息更新而不打電話騷擾創業家嗎?如果有更新資訊你看得懂嗎?如果連上市公司的年報你都看不懂,為什麼你會有自信一家不知從哪裡來的新創所提供的資訊你們可以看得懂?
股權群募平台業者:因為你是收一次性的現金抽成,你覺得成功的關鍵會在哪裡?是尋找到最有機會在十年後成為獨角獸的新創、並把他們介紹給可以出小額資金的業餘天使?或者是把上你平台的新創間數最大化,用一些短期的KPI去吸引更多贊助者「按下按鈕」成為股權群募股東?
創業家:為什麼你要花那麼多時間去經營一個股權群募的案子、從而換來一堆非專業的天使股東?為什麼不考慮用同樣產品做普通產品預售的群募案子(零股權稀釋)?為什麼你選擇花時間跟上萬個業餘人士解釋你需要他們的小額資金的原因,和回答他們天馬行空的問題?為什麼你不集中火力去向十個或二十個專業天使解釋你要的東西、並詢問他們能為你帶來什麼?
對於真正的風險資本家來說,這些問題的答案——也就是各玩家參與股權群募的動機——不用問都知道,而且都是偏離風險資本生態系統的「長期利益一致化」原則的,有這麼多偏離生態系統的扭曲動機混在其中,募資成功的創業家很可能就缺乏了一些風險創業家必備的人格特質。而就算其中有能成為獨角獸的優質創業家,也得在今後的路上時時面對上百個到上千個不定時炸彈,以及專業風險資本家的敬而遠之。
總結來說:股權群募這帖藥若只是苦口也就算了,但對立志顛覆市場的獨角獸候選人來說,它可能連良藥都算不上呢!
*作者台灣大學電機畢業,在台灣、矽谷和巴黎從事IC設計超過十年,包含創業四年。在巴黎工作期間於HEC Paris取得MBA 學位,轉進風險投資領域,現為Hardware Club合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