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政高層的自我感覺良好與基層民眾的真實感受有多大的落差,這是一回事。但從民進黨自己的邏輯來看,既然做的這麼好,政績如此漂亮,台灣人民實在沒有理由不繼續支持民進黨。如果有的話,必然是「中國網軍」在虛張聲勢,「反改革者」和「中資媒體」在旁助陣所共同營造出來的假象。
這個邏輯放到高雄市,則更加明顯。在陳菊任市長期間,經常在天下雜誌所做的縣市首長施政滿意度調查中名列前茅,高雄一度被稱為「幸福城市」。2014年的縣市長選舉中,陳菊更是大贏對手近50萬票。在如此豐厚的政治遺產下,陳其邁沒有道理選情緊繃,高雄更不可能是「又老又窮」。然而,如果在很短的時間內有這麼多人居然會無視現實,呼應韓國瑜的說法,那麼必然是來自境外的「中國網軍」,否則根本不可能發生這種事。這恐怕是很多民進黨人直覺式的想法。
網路動員和「有效治理」的迷思
其次,民進黨的第二個迷思,就涉及到他們過去網路動員的經驗和對有效治理這個概念的理解。眾所周知的,在馬英九執政時期,民進黨就直接或間接的配合社運團體和文化界人士,以及親綠媒體,在各個公共政策的領域和馬政府唱反調,大多都是為反對而反對。當社群媒體逐漸普及後,民進黨更是運用一些「網軍」和片面的資訊在網路上帶風向,營造出一種普遍反馬和反國民黨的聲勢,終於造成國民黨在2014年選舉的大敗。然而,且不說像是反拆遷、反核能和反核食、以及反服貿這樣的主張合不合理,有沒有科學根據,光是太陽花運動佔據立法院的行為就是公然違法。但民進黨不管,為了反馬英九和打倒國民黨,他們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而不管後果,而且也有效的達到目的。
基於過去選舉奪權的經驗,他們不免疑心生暗鬼,經常懷疑別人也要用同樣的方法對付自己。這就像是民進黨過去經常散發不實的假消息來打擊政敵,執政之後自己也老是帶頭發送「假新聞」,卻指責別人在製造「假新聞」一樣。現在他們看到韓國瑜團隊在網路上成功的帶動輿論風向,而且居然還策反不少綠營的核心支持者,這樣的情景讓他們聯想到過去自己對付國民黨的手段和成效。他們在心生恐懼之下,繪聲繪影、草木皆兵的指責有「中國網軍」介入,以自己過去的經驗來想像別人也會如此,本來就是人之常情。況且民進黨從過去到現在就經常釋放假消息和「假新聞」,就算是隨口講講,對他們而言也不會有任何心理負擔,這很容易理解,也令人同情,但這還不算最嚴重的。
民進黨執政後,這些原本在政治上相當活躍的社運份子和文化人,不是被吸收進入體制內,不然就是被馴服,自然不可能再領導運動或公開反對政府。而太陽花世代的覺醒青年,同樣也有不少人進入體制,剩下還在體制外的,不是進入職場不然就是出國留學,有些人甚至覺得被民進黨利用和背叛,不但沒時間參與,對政治也逐漸冷漠。在失去反抗目標,而且組織和士氣都被瓦解的情況下,馬政府時期風起雲湧的各種運動,瞬間偃旗息鼓、聲消匿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