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無止境的辯證:美國的反核與擁核文化

2015-08-11 10:33

? 人氣

湯普森(Robert Thompson)在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教授電視和大眾文化,他發現,蕈狀雲在漫畫中出現的令人眼花撩亂。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就像是開啟了一扇通往奧斯威辛集中營(Auschwitz)的大門。」他說,「我覺得這不應該如此,但現在人們幾乎已經輕視這背後的意義了。」

人類首顆原子彈投擲於廣島後造成的蕈狀雲。(美聯社)
人類首顆原子彈投擲於廣島後造成的蕈狀雲。(美聯社)

語言

核武技術也給予人們語言使用上的靈感。

「Going nuclear」常被用來形容時間終了或是當你採取一切極端手段卻仍然失敗時。

術語「原爆點(ground zero)」,現在也被用來表示美國紐約世貿大樓(world trade center)災變現場。這一詞原本是指廣島、長崎的爆炸地點。湯普森說,在2001年11月的那場對世貿的恐怖攻擊之後,這個詞又再度被賦予「新意義」。

當你用微波加熱某樣東西時,你會使用「nuke it」。即使微波爐根本就和核能源毫無干係,這都顯示了人們在語言中轉化了爆炸的威力。

電視與電影

讓我們倒回1960年代,沃爾特說,一個心理學家給做了一個「字詞聯想」的測試作為研究的一部分,當測試者說「核子」,得到的答案幾乎都是「爆炸」、「戰爭」。但如果問問1990年代的人們呢?除了之前的答案,這次則多了一個新的,《辛普森家庭(The Simpsons)》。

在「辛普森家庭」當中,主角荷馬(Homer Simpson)在一座核電廠上班,這也顯示出現今核子工業的發展越來越發達。這實驗充分體現了大眾文化的框架,體現了人們的生活價值觀念。

自從進入核子時代以來,電影和電視當中就出現大量核武爆炸的場景,表現核武科技的可怕,預告一些發展,如好萊塢的電影《明日過後》(The Day After)《酷斯拉》(Godzilla)等。

電影末端總會出現一些轉變:人們開始思考核子應用的發展及毀滅性。

沃爾特說,電影《魔鬼終結者》(The Terminator)就是典型美國民眾毫無意識的核子文化。「它展現了真正的核子戰爭,但故事的背景,是假定我們都了解核戰」,沃爾特說,因為人們從來沒真正了解過。

這在70年前發生的血淋淋例子,美國投下了原子彈毀滅日本兩座城市,造成數以萬計的人死去,讓二戰徹底結束。

湯普森說,「我常常想到一個可怕的故事」,雖然在電影場景當中都會有核爆的場面,不過「令人驚訝的是,在真實的生活當中,我們使用了核武,兩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