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永明新書《活!該如此》 寫下活的台灣史

2015-08-12 20:02

? 人氣

台灣庶民史專家莊永明12日在莊協發港町文史講亭舉行《活!該如此》新書分享會,73歲的他寫下40餘年來踏查大稻埕、八芝蘭和大龍峒等台北老街的心路歷程。(陳芷若攝)

台灣庶民史專家莊永明12日在莊協發港町文史講亭舉行《活!該如此》新書分享會,73歲的他寫下40餘年來踏查大稻埕、八芝蘭和大龍峒等台北老街的心路歷程。(陳芷若攝)

1942年出生的台灣庶民史專家莊永明,看盡台北大稻埕的歷史變化,受老前輩影響,培養豐富創作資源,莊永明認為自己集「天時、地利、人和」於一身,自己就是一部活的台灣課綱。12日發表新書《活!該如此》,73歲的他寫下40餘年來踏查大稻埕、八芝蘭和大龍峒等台北老街的心路歷程,為台灣歷史留下寶貴紀錄。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新書分享會開場用三味弦彈奏台灣歌謠望春風,而望春風的作詞人李臨秋就是莊永明的鄰居。(陳芷若攝)
新書分享會開場用三味弦彈奏台灣歌謠望春風,而望春風的作詞人李臨秋就是莊永明的鄰居。(陳芷若攝)

莊永明12日在莊協發港町文史講亭舉行《活!該如此》新書分享會,書內以個人回憶錄方式,為近45年的文史研究生涯下了註解。莊永明以歷史見證人的身份留下自述,回溯時間超越自己出生的年代,用許多第一手史料,將台灣歷史用最貼切、不偏頗的角度去刻劃。莊永明表示,生命本來就是個驚奇,活著就是要超越現實,他仿造明末清初才子金聖歎的《不亦快哉33則》,在書中寫出33則生命的軌跡和人生的責任。

累積50幾本著作的莊永明,是從大稻埕打開書寫台灣歷史的第一步。他認為台灣社會或政治人物對歷史的態度,普遍不求真相,只擷取對自己有利的部分,讓人相當感傷。從未受過正統史學訓練的莊永明,經常從自己蒐集的史料中推翻歷史公案。

莊永明認為自己集「天時、地利、人和」於一身,他是一部活的台灣課綱。(陳芷若攝)
莊永明認為集「天時、地利、人和」於一身,自己就是一部活的台灣課綱。(陳芷若攝)

對於歷史與古物的熱愛,莊永明表示,他想將大稻埕照片及收藏集合成一本書,以出生地大稻埕出發,重現城內舊事風華。

台北霞海城隍廟管理人陳文表示,自己為莊永明老師感到驕傲,他為歌、為藝術辛苦找了許多歷史資料,並將其寫成文字記錄。對於莊永明在書中最後詢問自己是否為孤獨的人,陳文落淚回應,「我想你不會孤獨、不會孤單,因為我們是朝著您的腳步前進。」

台北霞海城隍廟管理人陳文哽咽為莊永明老師的付出感到驕傲及感謝。(陳芷若攝)
台北霞海城隍廟管理人陳文,哽咽地為莊永明老師的付出感到驕傲及感謝。(陳芷若攝)

莊永明簡介:

1942年出生於茶香歲月之大稻埕,為國內知名台灣文史專家,同時被公認為台灣民間史料收藏最博雜、豐富的研究者之一。

1970年代崛起於文壇,陸續在報刊雜誌發表文章。1982年,應《中國時報》之邀,撰寫「台灣第一」專欄,而享有「台灣第一」的稱謂。從《台灣第一》、《台灣紀事》、《台北老街》,到《台灣鳥瞰圖》、《台灣醫療史》以及三大本《台灣世紀回味》等,至今共出版五十餘本著作。其中台灣歌謠是他的最愛,出版有《台灣歌謠追想曲》、《台灣歌謠──我聽 我唱 我寫》,以及有聲書《台灣歌謠尋根》等。

除了蒐集台灣文物、書寫台灣主題專書外,足以自傲的資歷為擔任「大稻埕逍遙遊」文史導覽長達十年之久,超過10,000人次跟著他一起上街走讀。其老家「莊協發柑仔店」已被列為台北市定古蹟,以策展、講座、老街導覽等方式,活化古蹟,推廣文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