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半導體封測廠日月光,周五突然宣布對封測的老二矽品(全球排名第3)發動敵意併購。對一向「溫良恭儉讓」的台灣企業而言,這是少有能讓人興緻盎然看戲的敵意併購。日月光的突襲,既有半導體產業進入兼併期的產業大環境因素,也有必須因應中國廠商緊緊追趕在後的壓力。
敵意併購是指在被併購公司股東與經營者不同意的情況下,逕行進行收購股權的行動。負面一點的字眼是「惡意併購」,中性一點的是「非合意併購」,簡單講就是霸王硬上弓。
國外的敵意併購相當多,有人認為敵意併購是產業整合的必要過程,可以讓產業向上提升;有人則認為敵意併購是禿鷹獵食行為。但敵意併購會被認為是禿鷹獵食行為,打上負面形象,應該與上世紀80年代著名的「垃圾債券大王」米爾肯有關。米爾肯以發行垃圾債券方式協助他人或自己併購企業,但其著眼點不是該企業的長期經營價值,而是把企業分拆賣掉獲利,因而被視為禿鷹行徑。
台灣雖然每年都總會發生多起大小不一的併購案,但幾乎全屬「合意併購」─就是雙方你情我願,併購者與被併企業的大股東、經營階層協商,最後一起歡天喜地的宣布併購消息(如日前的元大金以565億併購大眾銀行)。另外一種國內每年都會發生幾起的上市企業經營權爭奪戰,一般都是市場派與公司派對打,要拿下經營權,雖然是有「敵意」,但非屬企業對企業發動的敵意併購。
台灣少見敵意併購,一來可能是敵意併購在社會觀感上有「搶奪他人家產」的感覺,社會觀感不佳,企業不輕言啟動;二來,更重要的是政府政策不鼓勵。近年企業界一般印象較深的敵意併購,除了開發金敵意併購金鼎證「吐不出也吞不下」,惹上滿身官司外,應該是2004年的中信金插旗兆豐,啟動敵意併購,結果因紅火案惹上官司,金管會也要求中信金要把所有吃下的兆豐股票賣出,同時強調不樂見敵意併購,一直到今年才準備放寬公開收購的併購規定,以加速市場整併。
因此,這次日月光對矽品發動的敵意併購,應該可算近十多年來,少見的大型敵意併購案。日月光發動突襲的原因,以半導體的大環境來看,從去年到今年堪稱全球半導體的併購期,恩智浦(NXP)以170億美元併購飛思卡爾(Freescale)、安華高(Avago)以小吃大,砸370億美元併博通(Broadcom)、以及英特爾(Intel)167億美元併阿爾特拉(Altera)等。傳聞中的還有英特爾併高通、中國國企要吃下AMD等。
半導體進入併購期,一來是半導體進入成熟期,個位數的正常成長率已無法滿足,必須向外併購尋求新的成長動力;二來是產業變動,廠商以併購追求壯大與互補。以半導體封測產業而言,全球排名前3名的日月光、艾克爾、矽品三家的市占率就超過4成,這個結構板塊短期不易撼動,只有併購成功者才能快速拉開與對手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