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黨媒:抬高蔣介石形象改寫不了歷史

2015-09-02 20:42

? 人氣

抗戰勝利已是70年前的往事,但國民黨與共產黨仍在爭奪歷史詮釋的話語權,至今未休。

抗戰勝利已是70年前的往事,但國民黨與共產黨仍在爭奪歷史詮釋的話語權,至今未休。

中共黨媒《環球時報》2日刊出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張文生的專文〈抬高蔣介石形象改寫不了歷史〉,張認為蔣介石在台灣不是因為二二八遭到批判、就是擺在校園的銅像遭到移除,但台灣各界對連戰登陸參與閱兵的一片反對聲浪中,蔣的身影突然「高大起來」,成了領導抗戰的關鍵偉人。問題是蔣在抗戰中的地位並非無庸置疑,國民黨也一直不肯正視共產黨軍隊在敵後戰場的貢獻。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張文生稱「台灣當局上上下下,從總統府到陸委會、國防部,從馬英九到郝柏村、夏立言和吳育升等人,均表態反對連戰率團參加紀念活動。反對理由大概一是要求大陸承認抗戰是『蔣委員長領導的』,二是要求大陸承認『中華民國政府主導八年抗戰』」張認為國共雙方在抗戰期間是協同作戰,均為抗戰勝利做出重要貢獻,「但國民黨卻無法正視此事實」。

張文生強調,國共雙方雖然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相互敵對,但隨著兩岸交流增多,大陸民間和官方對國民黨當局在抗戰期間的作用逐漸轉向肯定,明確表示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協同作戰,對勝利都有重要功績。張指責「反倒是國民黨方面一直無法正視共產黨軍隊在敵後戰場的貢獻」。

張文生批評蔣介石當年主張「攘外必先安內,安內第一是赤匪」、「日本是蘚疥之疾,共匪才是心腹之患」,「根本沒意識到應以外侮為主」,直到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才逼蔣抗日。是「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抗戰的關鍵時刻,摒棄前嫌,主動取消紅軍名號,改編為國民革命軍,並在戰場上箝制和殲滅大量日偽軍,在全民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至於蔣介石「必先安內」的堅持,不過成就了張學良「不抵抗將軍」的惡名,並導致臭名昭著的「塘沽協定」「何梅協定」等。張稱蔣介石與國民政府終於意識到「如果放棄尺寸土地與主權,便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都是張學良、楊虎城逼蔣抗日,中共中央「調和鼎鼐」之功。

張文生稱,抗日戰爭給國共兩黨的共同啓示是「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必須共同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必須堅持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但國民黨一些人似乎還沒學到歷史的教訓,屢屢把政黨和個人利益凌駕於國家和民族利益之上。奉勸這些人,還是省省吧,把蔣委員長的形象塑造得再光輝,也不夠台獨勢力敲敲打打的」。

《環球時報》由中國共產黨的官方媒體《人民日報》主辦,專門出版國際新聞類的報紙,在解讀中國外交政策領域有一定的權威性。廈門大學是中國教育部直屬的重點大學,台灣研究院則是以統一大業服務為宗旨,致力於台灣社會、政治、經濟等兩岸關係方面的研究,其研究承接來自國家和省部級的課題,以及對台工作部門委託。其所出版的《臺灣研究集刊》也被譽為在台灣研究領域中具有重大影響的權威刊物。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