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者們》選摘(1):藝術與科學的交會開創數位時代

2015-10-02 05:00

? 人氣

同樣的,今天我們大多數人都體認到,過去半世紀以來數位科技的進步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甚至掀起革命性巨變。我的父親和叔叔都是電子工程師,我和本書中眾多人物一樣,小時候家中地下室設了個工作室,裡面擺放著可以焊接的電路板、可以開啟的無線電、可以測試的真空管,還有一盒盒尚待分類和組裝的電晶體和電阻。我從小就是電子科技迷,酷愛Heathkit 牌電子組裝套件和火腿族無線電(WA5JTP),我還記得電晶體在何時取代了真空管。上大學後,我學會用打孔卡編寫程式,也記得令人痛苦的批次處理技術終於遭到淘汰。可以實際操作互動式電腦時,我簡直樂壞了。1980 年代,數據機開啟了線上服務和公布欄的神奇功能,聽到數據機在啟動時發出的刺耳聲音和靜電噪音,常令我開心不已。1990 年代初期,《時代》雜誌和時代華納公司推出新網站和寬頻網路服務時,我曾協助經營數位部門。正如同英國詩人華茲華斯(WilliamWordsworth)在描述法國大革命初期參與革命的狂熱份子時所寫的:「在那個黎明,能活著便是福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我十餘年前即開始撰寫這本書。寫作動機源自於我醉心科技,我親眼目睹了數位時代的種種科技突破,再加上我曾為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作傳,而富蘭克林正是一位創新者、發明家、出版人、郵政服務開創者,以及全方位的資訊連結者和創業家。由於一般傳記往往只強調個人角色,我想要擺脫傳記形式,再寫一本類似《智者》(The Wise Men)的書。《智者》是我多年前和同事合寫的,探討形塑美國冷戰政策的六名好友之間創造性的團隊合作關係。我最初的構想是把焦點放在發明網際網路的團隊,然而在採訪比爾.蓋茲的時候,他認為網際網路和個人電腦同時誕生的故事更豐富有趣,我被說服了。到了2009 年初,我開始為賈伯斯作傳,因此暫時把這本書擱下。但賈伯斯的故事更增強了我對於網際網路和電腦交織發展過程的興趣,所以一完成《賈伯斯傳》,我又回頭撰寫數位時代創新者的故事。

網際網路通訊協定是同儕合作的產物,產生的系統似乎從骨子裡就鼓勵合作。創造和傳送資訊的力量完全分散在每個節點,避開任何施加控制或建立階層的可能性。只要不陷入目的論的謬誤,賦予科技意圖或性格,持平而論,與個別電腦相連結的開放式網路系統,有如過去的印刷媒體,試圖從守門人、中央主管機關、及雇用代書和抄寫員的機構手中,取得資訊散播的權力。一般老百姓因此愈來愈容易創造和分享內容。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