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觀點》誰偷走了我們高三這一年?

2015-09-23 06:10

? 人氣

考試升學占據了中學生的大半生活。(資料照/余志偉攝)

考試升學占據了中學生的大半生活。(資料照/余志偉攝)

近來,教育團體召開記者會,並有百位教授連署,其中不乏台大校長楊泮池、總統府資政李家同,高聲呼籲教育部要改革學測制度,將其考試時間延延長至五、六月,並讓學生適性發展─自然組學生不用考社會科,反之亦然。否則,學測僅考高一高二範圍,高中生們透過申請的方式被錄取後,幾乎遊山玩水,不管高三的進度了,對日後大學的銜接是一大硬傷。同時,據台大教務處註冊組轉述,竟有百餘名學生在註冊完就旋即辦理休學,甚至整團轉進補習班拚重考。不禁令人納悶,台灣的高等教育端究竟是出了什麼問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讓學測延後到五、六月,「強迫」學生讀高三內容,表面上是番好意,但如此一來,離七月指考也只差一、兩個月,兩者考期過於緊逼,若申請入學和繁星入學的政策還延續的話,時間上看來不太可行,更會讓高三生疲於奔命,無所適從。單純調動考試日期,可能落得治標不治本的後果,或許該從其他層面下手才是。

台灣的整體教育系統,乍看跟美國較相近,但在大學入試和大學教育,卻大相逕庭。一般來說,美國的大學申請分兩階段,一個是在十一月初截止的提早申請(Early Decision/Early Action),其結果於十二月中旬放榜;另一個則是在十二月底、一月初截止的正常申請(Regular Decision),其結果於三月底發布。大家可能好奇,美國高中生若透過提早申請,順利被錄取後,那其後不也是有大半年的時間打混?這樣的質疑,算對但也不太對。

確實,「偷懶高三生」(Senioritis)的現象常在同儕間被揶揄。不過,大學會要求這群被提早錄取的學生們,最終的學期成績不得低於某項標準,意即若「偷懶」到太離譜,大學可是有權撤銷錄取。設下類似「防護機制」,稍具威嚇作用,是台灣的大學可針對持學測申請管道錄取的學生們,所採取的措施。

另外,眼見大一新生們程度低落,台灣教授憂心忡忡,認為學測考試範圍「寵壞」了他們。除了延長學測考試日期、增加高三考試範圍外,台灣不妨效法美國,在高中時期就開設大學先修課程,開放學生選修。在美國,大學先修課程 (Advanced Placement) 甚是普遍,高中生若有上這些課,一方面成績可加權,二方面在申請時能展現學習強度,三方面上大學後有機會來抵免學分。因此即便是被提早錄取的學生,當中或有相當程度的人已修過大一同等課程。增加高中課程的多元性,提升深度與廣度,並讓大學端也參與其中,結構性強化高中生的實力,是台灣可努力的方向。

另外,大學有越來越多人休學、轉系,乃至重考,越來越常態化。期間反映的其實是,台灣高中生在考試掛帥和大學體制僵化下,無法探索興趣的悲歌。單舉筆者朋友的例子了,當初他靠指考分發,錄取了某所「四大」的資工系,令人稱羨,但進了後才發現或許他錯了─寫程式、解coding,對他來說甚是棘手,然後死板的課程規劃,一堆毫無意義的選修,又讓他對學習失去熱忱,只能這樣持續死撐。相信這非個案,很多台灣學生聽到後大概頗有共鳴。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