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觀點》民進黨失敗 不代表吳敦義成功

2018-12-04 06:30

? 人氣

作者認為,雖然民進黨大敗,但國民黨的問題依舊積弊日深,圖為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資料照,簡必丞攝)

作者認為,雖然民進黨大敗,但國民黨的問題依舊積弊日深,圖為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資料照,簡必丞攝)

九合一選舉落幕,民進黨重演了2014年選舉國民黨的失敗,「非典型國民黨」韓國瑜在高雄颳起「韓流」旋風,成功將民進黨執政超過20年的高雄「綠地」變「藍天」,成為藍營翻盤最大的功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對國民黨來說,這場因韓國瑜效應而得來的勝利顯得相當意外,贏面之大可能連國民黨自己都沒想到。從選舉結果看,國民黨贏得相當漂亮,大比分收復了台中、高雄、彰化、雲林、嘉義市。

但對大部分台灣人來說,這個結果卻毋寧說是民進黨的失敗。國民黨,尤其是吳敦義必須認識到,藍營所以能翻盤,並不是因為國民黨有多出色,而是民眾對民進黨執政的逆反情緒以及韓國瑜在全台引發的拉抬效應,才產生了這樣的結果。

國民黨的問題依舊積弊日深,這場勝利並不能遮蔽國民黨身上那些問題,更無法遮蔽黨主席吳敦義的領導力問題。本刊2016年3月號的封面故事《不斷潰敗的國民黨》,曾分析國民黨自建黨以來的種種結構性缺陷及一再潰敗的原因,兩年半過去,問題還是那些問題。

依舊撕裂內鬥

從歷史來看,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國民黨內始終是派系林立,從來只有形式上而沒有真正的共主,「不合則分」成為常態。遠的有蔣介石時代的「寧漢分裂」,中期有李登輝主政時期的「二月政爭」及「主流、非主流」之爭,殷鑑不遠的則有馬英九時代「馬王政爭」。尤其是「馬王政爭」,更是國民黨兩次選舉大敗的起點。

國民黨雖然歷經2014年、2016年兩次選舉大敗,且吳敦義自2017年8月上任以來,喊出「團結、革新、重返執政」口號,不過,從九合一選舉的黨內初選過程來看,國民黨為私利而爭的「不團結」基因始終存在。

如國民黨長期執政的苗栗縣、新竹縣及台東縣,在這次選舉時因地制宜地出現閩客、宗族及黨內積怨等不同原因造成的「黨內互打」,新竹縣的黨內初選爭議甚至一度成為吳敦義與馬英九的「兩個太陽之爭」,其他還有桃園市、嘉義縣也出現黨內分裂問題。台中市盧秀燕的選情能夠平穩中向上,並最終高票贏得選舉則奠基於舊台中市、台中縣及傳統紅、黑派系的團結,這提供了一個反證。

然而,無論是黨內互打還是盧秀燕選情的反證,都清楚明白的指向一件事,國民黨的政治人物始終以自身為派系的利益為優先考慮,始終沒有將國民黨的整體利益放在第一優先位置。

20181130-丁守中。(圖/中央社,多維觀點提供)
這是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以三千多票敗北。(圖/中央社,多維觀點提供)

缺乏核心論述

國民黨的主張是什麼?多數人會說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五權憲法、平均地權」。對政治有瞭解的人則會接下去說,蔣介石時代是「反攻大陸,統一中國」,蔣經國時代則是「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民主、均富」及「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馬英九則有「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不統、不獨、不武」;洪秀柱則提出在台灣飽受批評的「一中同表」。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