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死神搶命!換心換肝不稀奇,這些你想不到的器官、組織也能移植

2018-12-03 08:30

? 人氣

器官移植醫療技術一日千里,目前不只心、肝、肺、腎、胰臟等重要器官可供移植,小腸、骨骼、血管、心瓣膜等也都能遺愛人間。示意圖。(取自亞東醫院健康e百科臉書)

器官移植醫療技術一日千里,目前不只心、肝、肺、腎、胰臟等重要器官可供移植,小腸、骨骼、血管、心瓣膜等也都能遺愛人間。示意圖。(取自亞東醫院健康e百科臉書)

「看著因小腸習慣性沾黏壞死,多年來只能反覆接受截腸手術,終致無腸可截,即將邁向生命終站的媽媽,當時我就暗想:若腸子也能活體捐贈就好了!」不過幾年前,花兒(化名)想要「捐腸救母」的心願還如同痴人說夢,但器官移植醫療技術日新月異,大體小腸移植技術在台灣日趨成熟,還有醫院著手進行小腸活體移植動物實驗,以期為器官移植醫療翻開新頁,拯救更多生命。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無論有沒有全屍觀念,在早期多數人有限的認知裡,人死後不過就是一身「臭皮囊」,最大的差別只不過在埋入黃土,或是一把火化為灰燼罷了。然而器官移植醫療技術一日千里,如今不只心、肝、肺、腎、胰臟等重要器官可供移植,只要大愛者發願且捨得,小腸、骨骼、血管、心瓣膜等也都能遺愛人間。

以位在新北市板橋區的醫學中心亞東醫院為例,幾年前該院召集小兒外科、消化外科、小兒心臟科、麻醉部、解剖病理科、感染科,組成國內第一也是唯一一支小腸移植團隊之初,得到的關注也並不是太多,「畢竟台灣每年因先天或後天病變導致小腸衰竭的患者不到100人,算起來只是小眾。」亞東教學副院長陳芸謙虛地表示。

亞東醫院教學副院長陳芸首開國內小腸移植先例,十多年來全心投入冷門的小腸移植研究,榮獲2016年台灣醫療典範獎。左起為時任衛福部長的林奏延、副總統陳建仁、陳芸、醫師全聯會理事長邱泰源。(取自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網站)
亞東醫院教學副院長陳芸首開國內小腸移植先例,十多年來全心投入冷門的小腸移植研究,榮獲2016年台灣醫療典範獎。左起為時任衛福部長的林奏延、副總統陳建仁、陳芸、醫師全聯會理事長邱泰源。(取自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網站)

小腸衰竭患者,5年存活率僅5成

話雖如此,看到小腸衰竭尤其是患有先天性巨腸症的小朋友,可能生來就因腸道無法發揮正常功能,發病時非但無法正常進食,一整天只是不斷地嘔吐或拉肚子,甚至從嘴巴吐出如糞便一般的排泄物;且期間患者無法正常食,只能靠靜脈注射打營養針勉強維繫生命,任誰都會於心不忍,甚至一掬同情之淚。

不僅如此,醫學臨床證明,一個人一旦喪失了正常進食的功能,只能長期接受靜脈營養注射,不但會引發肝臟功能受損的副作用,還容易引起感染、敗血症等各種要命的併發症;影響所及,如果無法盡快接受小腸移植,小腸衰竭患者平均5年的存活率只有50%。

說到這裡,或許有人會說,至少現在國內有了大體小腸移植的醫療技術,所以,小腸衰竭患者只要等到適合的大愛捐贈者,應該就有機會活下去了吧?

對此,陳芸苦笑搖搖頭說,腸衰竭患者接受小腸移植在醫學上的門檻很高,鑄因於多數小腸衰竭患者都有嚴重的營養失調、免疫功能不佳問題,故經過醫療評估後,大約只剩1到2成有本錢進開刀房接受小腸移植手術,與死神一搏。

兒童器捐勸募難度高,小病患痴痴盼

以國內醫療現場及器官捐贈與移植的供需來看,由於精通大體小腸移植技術的醫療團隊仍屈指可數,成年小腸衰竭患者若能排進器官移植等候名單,平均約2到3個月,就有希望等到捐贈;至於兒童患者的情況,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醫院,手術,醫生,器捐,親情。(取自亞東醫院健康e百科臉書)
因合適的器捐來源難求,兒童小腸衰竭患者常面臨需拖著病體苦等器官的情況。示意圖。(取自亞東醫院健康e百科臉書)

因為體型差距,兒童小腸衰竭患者無法接受成人大體的小腸捐贈,偏偏幼兒大愛器捐勸募難度比成人更高。因合適的器捐來源實在難求,臨床上兒童小腸衰竭患者動輒得拖著病體苦撐2、3年以上,好不容易才能等到移植機會;期間因為撐不過、只能抱憾離世者,更是不勝枚舉。

大體小腸來源短缺,醫界推活體移植

「既然等待小腸大體捐贈的來源,已是緩不濟急,眼下醫療團隊與時間賽跑唯一的利器,唯有盡早推動小腸活體移植醫療技術。」陳芸強調,目前亞東醫院的小腸活體移植,已在豬的動物實驗上,看到相當不錯的存活效果,接下來將向衛福部申請進行人體試驗。

所以接下來的日子,國內因小腸衰竭所苦的小病患們一定要更加勇敢,把孩子帶到這世界上的家長,更沒有輕言放棄的權利;只要多活一天,就多一分看到明天太陽高高升起的希望呢!

 

了解更多器官捐贈與移植,請洽器官捐贈協會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黃天如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