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政府推出公共住宅4年2萬戶、8年5萬戶,台北市長柯文哲1日下午參加「台北市公共住宅興建與營運執行策略白皮書」發表會,北市府預計於今年底確認執行計劃,待明年新任總統就職後,爭取中央支持土地無償撥用以及財務支援。會中,市府邀請民間專家提供建言,提出了包括老人、原住民、學生的居住建議。
柯文哲提到,台北市推出的公宅,包括土地取得、房子興建、管理單位、制度建立、租金補貼、組織管理等都是北市面對的嚴峻問題,他提到,要如何整合成有效的管理機制,要開始執行了,若沒國外的經驗,就要自己發明。柯文哲說,到今年年底手上的6500戶要怎麼管理,就要先做,過程中有錯就改、不斷修正,要滾動式的檢討往前走,房子一邊蓋,就一邊落實管理機制。至於公宅以房價的85折計算,柯文哲說是一個感覺,緩慢打房,再加上一整套的租金補貼機制。
北市都發局:年底確認公宅興建與營運執行策略白皮書
北市府都市發展局表示,希望能於今年12月,確認公宅興建與營運執行策略白皮書,於明年的6月,研訂臺北市住宅計畫,確實爭取新上任的總統,支持土地無償撥用以及財務支持。
副市長林欽榮表示,希望能將公宅存量從現在的6500戶,占租屋市場的0.68%,在4年後,提高到2018年2萬6500戶的2.8%,並進一步達到2022年的5萬6500戶的5.7%,林欽榮說,期待每投入1元蓋公宅,可以衍生出2.5到4倍的經濟與產業效應,並帶動3%到4%的經濟成長量。
新增公共住宅5萬戶 可供41.6萬家戶居住
都發局表示,新增的公共住宅5萬戶,以使用50年的生命週期計算,可以提供41.6萬家戶居住協助,同時住宅的市價85折租金,總體可以為租宅的民眾省下12.52億元,都發局表示,有助於提升家戶經濟能力,可用於孩童教育投資等用途。
都發局提到,以第一階段的2萬1000戶公宅計算,總經費投入1410億元,其中,土地取得費用為382億,過半為國有土地,達20.9公頃,要價319億元,打算以公務預算增撥基金,但不可避免的將排擠其他公務預算;另,興建費用採自償的方式,須花1028億元,透過銀行融資925億、住宅基金95億,以及中央補助8億。
勵馨基金會 :別讓民眾看得到、吃不到
北市府邀請民間代表提供建言。勵馨基金會的代表洪雅莉表示,弱勢婦女帶著孩子的需求是更大的,到底合理的費用是多少,要合理規劃,不要讓民眾有看得到、吃不到的感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代表潘若琳也提到,伊甸提供的私辦社會住宅,曾幫助民眾達到生活重建、職業重建,也已經有民眾因此脫貧,並有能力脫離公宅的幫忙,自行在外租屋,她認為,當前推動公宅,需要更多的創新與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