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卡申科政治上能如此長壽,歸功於他能不斷改變自己的立場,遊走在俄羅斯及西方國家之間。
2009年,歐盟要求盧卡申科開放新聞自由、廢除死刑以及選舉改革時,盧卡申科向歐盟說了「不」,並決定轉向俄羅斯,加入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的歐亞經濟聯盟。
因此,當2014年烏克蘭爆發政治危機,俄國因併吞克島而遭受歐盟制裁時,盧卡申科是少數可以幫普京合法化俄國在烏克蘭行動的國家元首,但盧卡申科卻不認同俄羅斯對於烏克蘭土地的爭奪。
不久後,美國開始考慮對白俄羅斯取消部分自2006年以來的制裁。而隨著政治犯的釋放,歐盟9日也表示,將暫停對白俄羅斯的制裁,及幫助白俄羅斯爭取歐盟投資資金的進入,以減少對俄羅斯的依賴。
充滿爭議的選舉過程
白俄羅斯上次選舉是2010年,當時共有10位總統候選人,但有8位遭到逮捕,候選人被指控多項罪名,包括鼓勵暴力抗議和企圖推翻國家,美國和歐盟甚至不承認上次的選舉結果,而決定制裁白俄羅斯。其中,有一位甚至直到今年8月,盧卡申科迫於國際壓力才同意釋放。
今年選舉的另外3位候選人,其中兩位被視為是親盧卡申科者,而唯一的一位女性候選人柯洛特克維奇(Tatsiana Karatkevich),是反對派社會運動者,但除了她自己本身參與的「講真相」運動(Tell the Truth)之外,她和任何反對黨人並無交集。
反對黨擔心,盧卡申科近來似乎有意改善白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因此利用柯洛特克維奇的參選作為假象,矇騙西方國家,使其認同此次選舉的合法性,並停止對於他的抵制。
亞歷塞維奇認為盧卡申科遊走在俄國與歐洲間是在玩火,她說:「如果他轉向歐洲,白俄羅斯可以生存下去,但盧卡申科將處在緊張情況,即使他想要對俄羅斯放手,俄國也不會允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