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煉油廠為台灣中油公司最主要的石油煉製廠之一,設立於1941年,其前身是日治時期「大日本帝國海軍第六燃料廠高雄廠區」,但在二次大戰中毀損嚴重,直至1947年才修復完善。
根據《聯合報》報導,中油高雄煉油廠1968年建廠,全盛時期有3000多名員工、46座工場;如今只剩約3分之1員工、6座工場;其中五輕設備自1990年代初完工後,50年的壽命僅23年。資深領班林增芳望著已停工的五輕工場,直呼「好可惜!還非常新卻停工」,她不禁感嘆,「這是台灣石化產業及經濟的一大損失啊!」
距離關廠只剩20天,廠房除了瀰漫著濃烈的汽油味外,還可嗅出員工淡淡的不捨。在中油奉獻36年的廠長許如凱自嘲是「末代廠長」,現在除了處理繁複的停產事宜,還得扮演鼓舞同仁士氣的心靈導師。員工說,以前的廠長,每天板著臉孔盯產能;現在的廠長,變得好親切。工廠關閉在即,根據中央社報導,許如凱表示,高油廠將進行關廠拆卸設備,預計至11月將停工,而高雄市政府已要求環境整治並做為「特定生態復育保存區」。
關廠兩樣情:
中油人感傷 後勁人欣喜
一線之隔,有如天堂與地獄。雖然說關閉廠房員工不免感傷,但對於一直以來處在高警戒下生活的後勁人來說,這位惡鄰居的離去,讓他們欣喜若狂。有居民甚至掛起大型看板為關廠日倒數;有70歲的居民更表示,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中油關廠,留給後代子孫安全家園,他死而無憾。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高雄煉油廠關廠計畫」並沒有確實擬定並執行後續環境生態處理的問題,土壤、地下水污染和如何改善並促進生物復育,都是接下來當務之急。中油擬將部分煉油設備賣到東南亞,印尼國營石油等2家公司曾表達收購意願,至於燃燒塔、焚化爐及儲槽廢棄後列為保留設施留在原地,高雄市希望留下污水處理廠供民生使用,並嚴審其餘設備環保許可,不會輕易放任污染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