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編按:2008年的中國,大事件接連不斷。與藏區騷亂、汶川地震、北京奧運相比,《零八憲章》無論在媒體關注度,還是傳播廣泛性而言,都略遜一籌。即便如此,中國政府對於憲章的封鎖及聯署者的打壓,卻絲毫沒有放鬆,令其成為載入史冊的重大事件。劉曉波便是其中最為知名的例子。十年過後,這分文本為中國留下了什麼?《零八憲章》聯署者之一以及英文版翻譯者、漢學家林培瑞給出了自己的回答。
10年前的12月,在中國學界、法律界、民營部門和工人農民中,303名不同凡響的人士簽署《零八憲章》,這是一分推動中國走向民主和法治的宣言。幾天之內,幾千名中國人在網上簽名連署支持這分文件。
現在回過頭來看《零八憲章》的結局是一件痛苦的事情。2009年12月,中國當局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的罪名,判處《零八憲章》的核心人物劉曉波11年徒刑。殘酷的判刑帶來唯一令人欣慰的結果是:2010年劉曉波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多年來,諾貝爾獎委員會一直希能望支持以非暴力方式提倡人權的中國人,2010年,有一位諾獎委員會的成員說他們「覺得時機到了」。)但是在中國國內,憲章的結局卻相當令人沮喪。《零八憲章》被全網刪除,警察請連署簽名的幾百人「喝茶」,說不放棄署名「後果自負」。2017年,劉曉波在監獄中肝病沒有得到醫治,導致肝癌死亡。
同時,中國社會變得越來越專制,與《零八憲章》期望的變革正好相反。中央政府變得更加集權,更任意專斷,更咄咄逼人,對人權和法治更不關注。2018年3月,習近平發起取消了國家主席任期限制,理論上他想要統治多久就統治多久。不錯,《零八憲章》提過「修憲」的要求,但這樣的修憲嗎?! 與《零八憲章》 背道而馳。
「今天回顧,它不是起點,是高峰,但我寧願有一個高峰,比什麼都沒有要強。」
最近,我問過幾位十年前參加過創制《零八憲章》 的朋友,請他們談談今天的感受。沒有一個人認為憲章達到了目的。有幾位失落到不想加以評論的地步。有人說,如果早知道憲章會被打壓得那麼厲害,劉曉波會判11年,當初就不會簽名。有的認為憲章可能太「激進」,中國當時還沒具備條件。另外有人卻不同意這種悲觀,認為鮮花被碾壓不等於本來不是鮮花。「當初我們以為它是起點」,一位當初是年輕人,如今年屆中年的連署人說,「今天回顧,它不是起點,是高峰,但我寧願有一個高峰,比什麼都沒有要強。」
從更廣闊的視野來看,《零八憲章》應該算是後毛時代四十年來中國人掙脫專制枷鎖的努力的組成部分。「我們的生活能夠由自己支配嗎?還是由他人從某個高度始終監控?」 這個問題1979年在民主牆上提出,接著「個體戶」(當時是被允許的唯一的非國營經濟形式)在大街上開始展現他們的答案。政府強制關閉了民主牆,但是民間的努力仍在繼續發酵。直到1989年的北京(以及各大省會城市)的街頭上,擠滿了要求威權政府鬆綁的人群,結果當局用坦克車和機關槍「平息」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