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國民黨主席吳敦義雖是勝選黨魁,卻反而四面楚歌,不但黨內有中生代挑戰主席權威,黨之制度,黨外也有大量民意反對吳主席競選“總統”。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政治地位高的政治人物中,唯有吳敦義的民意支持度低於蔡英文。
大家都在挑戰黨中央,都在討厭黨主席,是否意味著列寧式政黨的消失呢?
關於此,國民黨的質變可能比民進黨更具有觀察價值,因為國民黨黨中央已無資源可牢牢掌控黨機器,而蔡英文對黨內仍握有壓倒性的資源優勢。那麼,這幾週國民黨黨內掀起的“總統”提名制度之爭,就是最佳觀察點。
前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形容,目前吳敦義的處境是“高黨意,低民意”,堪稱貼切。作為一個剛性政黨的黨魁,黨內權力架構多為主席人馬,攫取“高黨意”乃理所當然。黨中央作為黨內制度的制定者與決策者,產生有利於黨魁競選“總統”的提名制度,也是傳統流程。因此,挑戰者必然要質疑黨內權力結構的民意基礎薄弱。
於是有了「黨員投票 v.s. 全民調」的制度爭議。
挺主席派主張,“總統”參選人的提名,參考的數據應依據“三成黨員投票+七成全民調”。反主席派則主張,就只能是全民調。事實上,國民黨是遲至2016年選舉前,才納入全民調,讓洪秀柱順利成為參選人,此前,黨內的“總統”人選都是“當然人選”,沒有依賴數據的必要。
挺主席派強調,當初洪秀柱能順利通過全民調,是因為民進黨支持者惡意“灌票”,讓國民黨推出較弱的對手,以致因“立委”們顧慮自己的選情,群起逼朱立倫取而代之,才上演了“換柱”,所以只依據全民調有危險性。但反主席派強調,“換柱”不但沒有挽救“立委”選情,甚至釀成支持者大量棄投的慘劇,這類全然不顧民意的作法,只會重創國民黨選情。兩造各執一詞,相持不下。
黨意與民意之爭,就是列寧式政黨最大的內部挑戰,也是一個在普選制度下的剛性政黨難題。
誠然,全民調有可能讓黨推出一個徒有高知名度,卻無吸票能力的參選人,如這次地方大選裡的桃園陳學聖,台北丁守中皆敗選,而非經由全民調產生,由黨中央指定的參選人韓國瑜反而大勝即為顯例。不過,也不能否認,“總統”參選人的重要性遠大於地方首長參選人,必須更重視民意支持度。至於黨員投票,上一次黨主席選舉時就有人頭黨員的亂象,且誰的黨內樁腳多,誰就具有優勢,黨意也時常與民意背離,如當時韓國瑜就在主席競選中落敗,現在個人聲望卻大於整個國民黨。現在看當時的得票率,簡直是民意與黨意落差大的最佳範例,吳敦義奪得52.24%,韓國瑜僅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