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青龍觀點:私大如何因應少子女化海嘯?

2018-12-19 07:10

? 人氣

作者認為,根據教育部統計處在107年5月公佈的推估數字,109學年度大一新生數較108學年度再減少2萬4,465人(降幅10.2%),為21萬6千餘人,為降幅最大的一年。(資料照,蔡耀徵攝)

作者認為,根據教育部統計處在107年5月公佈的推估數字,109學年度大一新生數較108學年度再減少2萬4,465人(降幅10.2%),為21萬6千餘人,為降幅最大的一年。(資料照,蔡耀徵攝)

近來台灣各大學均收到教育部的統一函件,要求各大學若要調整學校組織架構或系所招生名額者,需在明年(108)一月底前報部核定。短短一紙公文內容,又開始攪動起各大學的敏感神經,於是各大學莫不密集召開各種會議,為的就是商討如何回覆教育部的這紙公告。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其實,表面上是為了回覆教育部的公告,但大家都心知肚明,這次的學校組織調整或裁定招生名額的結果,就是各大學面對109學年度少子女化海嘯時的組織佈局與招生策略,其重要程度幾乎就是決定了各大學是否繼續存活的關鍵!

為何如此?話說從頭吧。根據教育部統計處在107年5月公佈的推估數字,未來台灣各大學校院的大一新生生源將逐年下降,例如108學年度大一新生數較107學年度減少8,533人(降幅3.4%),該年的大一新生人數為24萬1千人;109學年度大一新生數又較108學年度再減少2萬4,465人(降幅10.2%),為21萬6千餘人;110學年度大一新生數較109學年度減少1萬2,525人(降幅5.8%),為20萬4千人;111學年度大一新生數較110學年度減少1萬2,947人(降幅6.3%),為19萬1千人;然後一路遞減,至117學度為大一新生生源的最低點,該年度推估只有15萬8千餘名大一新生。

遠的暫且不說,以108至111學年度而言,就為下降幅度最大的四個年度,其總降幅為25.7%,換言之,到111學年度時的大一新生生源將比現在減少四分之一。其中,降幅最大的一年就是109學年度,當年度一口氣少了2萬4千餘人,被各大學稱之為最嚴苛的少子女化海嘯考驗。這就是為什麼各大學校院繃緊神經注視著109學年度的原因了。

20170120-大學學測於20日登場,第一天應試科目為國文、數學、社會,考生於鐘響後紛紛入場。(顏麟宇攝)
圖為大學學測考場。(顏麟宇攝)

其實又何只是109學年度這一年呢,未來十年內台灣的各大學校院都將一年比一年難挨!如同前教育部政務次長陳德華曾在104年3月27日所說的:至112學年度時,台灣的大學院校數將降為110所,屆時可能將有50所大學院校整併或消失,其中20至40所是私立大學,8至12所是公立大學;同時,大學校院的專任教師數將減少約1萬餘名。以此類推,如果我們從108學度估算至117學年度的話,則大一新生的生源比現在減少9萬1千多人(號稱減少近10萬人),那麼消失的大學校院將達60所之多,失業的大學專任教師也將逼近2萬名。到那時,台灣的高等教育到底還剩下什麼?

或許有人會問:這些統計數字不是二十年前就知道了嗎?怎麼會二十年來都想不出因應策略來解決呢?甚至,我們還發現這二十年來的大學校院數不減反增,與少子女化浪潮的趨勢背道而馳,豈非更加劇了這波浪潮的危害程嗎?政府這二十年來明知少子女化的統計數據,但卻毫無作為;教育部這二十年來明知少子女化的浪潮即將來襲,但卻放任各級學校自生自滅,甚至當學校工會或民間團體要求教育部正視此少子女化的教育危機時,教育部官員卻一派輕鬆地說:「十年後等大學都倒的差不多了,這個問題就解決了!」其不負責任的態度,更令人髮指。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