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偏鄉醫師的升遷前景不明,公部門和教會醫院卻仍強調犧牲奉獻,為偏鄉服務的精神,類似敘事在「醫療奉獻獎」的醫護傳記中屢見不鮮。但誰該為偏鄉醫療奉獻,誰又該升官或取得學術地位,並非理所當然。當偏鄉醫事人員面對與都會區類似或更差的勞動條件時,容易選擇生活機能較好,且有助於家庭生活的執業地點。偏遠地區醫療沒有市場誘因,若無政策積極介入,結果就是醫療生態長年荒蕪,前院長說:
你既然評估過這邊是會賠錢的,那政府就要(台語)「撿起來」做啊,那政府就要投資啊。(2015/1/17訪談)
旅遊醫院擴充急診和復健部門,承辦牡丹鄉IDS和長照據點計畫,以提升醫療服務量,短期內可能不敷成本,但長期看來能增加半島四鄉鎮居民對旅遊醫院的信任,並藉由和衛生所合作,增加轉診的人次。但若自負盈虧的市場邏輯沒有改變,政府又不願投資,不論如何強制醫師服務,偏鄉都留不住出走的醫護人力。
留不住的病人?
現今醫學教育使醫師習於技術密集的場域,醫學生實習過程多在醫學中心,住院醫師訓練也必須在評鑑合格的教學醫院進行,因此非教學地區醫院,就不會有住院醫師的人力資源。以高屏地區為例,2010年至2014年間「醫師及醫事人員類教學醫院評鑑合格」的19間醫院中,僅有4間教學醫院屬於地區醫院的層級, 其餘15間教學醫院中有3間為醫學中心, 12間則為區域醫院層級。 醫師主要於區域醫院層級以上的機構完成專科訓練,具備專科醫師證書,進入就業市場後,才能至地區醫院或基層診所執業。
但自醫學中心層級以降,至地區醫院甚至是衛生所,在醫療儀器的等級上有相當落差。當從恆春半島一路往北後送病人時,沿途會經過枋寮醫院和東港的二間主要醫院,而高醫則是高雄市區三家最終責任醫院之一。我以廣泛用於影像診斷的電腦斷層攝影(CT;computed tomography)儀器為例,考察從恆春到高雄沿途每家醫院在設備上的差異(見下表)。
從表中看出醫學中心和區域醫院購置較多且技術較先進(以切數 多寡為指標)的CT。而從高雄市一路往南到恆春,每家醫院所擁有的CT數量遞減,且使用年數也相對較久。因此一位醫師若是到基層服務,就可能遭遇老舊且技術落後的CT;但醫師在教學醫院受訓的經驗,內化的診斷技藝卻建立在技術層級較高的儀器上,在基層服務,無法依照以往所學、熟悉的方式進行診療。這即為醫學中心支援的醫師容易將病人後送,而不願讓病人「在地就醫」的原因,前院長說:
你讓這些人(指支援醫師)來這邊做的時候,他永遠都只有看16切CT,這些醫生在這裡怎麼會有成就感,他被訓練的時候,是要看MRI(磁振造影)去診斷中風的,……有放射科醫師幫他打報告,然後又告訴他是哪裡有問題,那你現在叫他來這個地方看16切CT,他怎麼會放心。(2015/1/17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