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承泰:滾動式修正政策 長照普及率逐年增加
2009年擔任政務委員實際推動「長照十年計畫」的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認為,這7年來使用政府長照服務者逐年增加,普及率確有提升,可見國民黨執政後並非如部分學者指控的未執行長照十年計畫,相對於民進黨花7年研究規劃,這該怎麼說呢? 其實民進黨還在規畫時,台北市已經實施多年,政府過去7年按實際執行狀況並滾動式修正,這是務實的作法,不是看錢編得多就代表政府有誠意。
面對未按照原先計畫編列817億元預算的指控,薛承泰反問,「怎麼確定817億元是正確的政策?」薛承泰表示,執政者須對人民負責,預算一旦編下去「就會有人把他用完」,更何況當時長照十年的研究從2000年就開始做了,當時所使用推計的資料到2008年實際推動時並不見得適用。
【長照十年計畫財源 保險或稅收?】
《長照服務法》完成立法以來,民團譏諷該法根本就是「長照機構管理法」,如果沒有經費實際執行的話只是空殼,因此外界最關心的仍是長照財源該從哪來;執政黨提出「長照保險」作為財源依據,並表示後續將通過《長照保險法》支應長照支出,民進黨則主張應以稅收作為長照經費來源。
林萬億:國人不愛機構制服務 稅收制可照顧地方需求
「有些人會覺得只是財源不同,其他都一樣,但事實上,財源不同帶來的服務系統就會不同。」林萬億表示,若採用保險制,政府的角色只是代收保費的第三方,實際還是讓個人去選擇提供服務的醫療單位,在這樣的情況下地方政府逐漸淡出,越來越多企業會為了賺取保費而開設國人接受度較低的機構式服務,甚至遊說修法擴大給付項目而創造更多需求,變成「量入為出」而非「量出為入」,但目前大多數國人還是比較不能接受機構服務,保險制可能導致服務離國人真正需要的「在地化」及「社區化」長照越來越遠。
林萬億舉採保險制的德國為例,說明在採行長照保險的情況下,服務往機構化發展,社區服務難以成長,導致許多家庭只能僱用成本相對低廉的外勞來解決照顧問題,而以介護保險推動長照的日本也因產業過度創造需求、服務量增加速率比老人快,產生照服員薪資遭壓縮、保險費用短缺等現象,最終造成須提高保費、並得加入稅收來補貼等問題。
基於這些理由,林萬億認為,若以稅收作財源,地方需繳交計畫來爭取補助,中央政府能透過補助或財政收支方案了解地方需求,民間團體的需求也能被聽見,才不會只有產業的聲音,未來可透過指定稅的方式收取。
薛承泰:先完成年金改革 再推長照保險
過去曾擔任長照保險召集人的薛承泰表示,現行的長照便是「稅收制」,民進黨提出的長照2.0只是現行制度的擴充,他並不反對按現有制度慢慢擴充,但最關鍵的問題應該是台灣所要的長照制度是什麼?台灣真的要跟著高賦稅高福利的北歐國家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