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台灣,我想大家一定提出的不外乎是館藏豐富的故宮、美味可口的小吃、最美風景的人們,以及曾是世界最高大樓的台北101。這棟大樓的美,是孕涵著華人意味的,更有竹子節理的應用,不論是有形或無形的建築之美,均傳達著深厚底蘊的意境。
台北101曾經名列世界最高大樓,現已被各國的天空競賽所取代,但仍不失其高度;然而目前也是國際生態綠建築的最高級別,更是被評為世界最美八大超高建築和全球最堅韌建築之首,亦是全球500大終極旅遊景點之一,還有許多的肯定未能一一寫入,但這些認定與肯定絕對是給經營團隊與擁有者最大的鼓勵。若是更深一層的來看,當時決定在信義區以台北101點睛做法的政府給予最大的讚之外,更也要對規劃的人給予最棒的肯定,源自台灣甚而超越國際水準,為台灣、台北打造了新的商業、金融、辦公、娛樂、購物、消費的區域,這或許是現正都市更新如畫龍般的最佳典範案例,當然也已成為台灣人的驕傲。
由負轉正的三大主因
台北101自1999開始起建,於2004年12月30日完成之後,經過長達5年的虧損經營,有其一說是因為泛公股的思維與做法,相對於完全民間效率有著些許落差,所以產生了負向的經營績效;在其他的國家也常看到如此的案例,一旦轉成民營之後,加上大環境的改變,和其活力被解放、熱情被誘發,效益能共享,經營績效就能顯現出來。所以,在2010年經營效益開始首度由負轉正,綜合其因可歸納出三項大因素,這些因素的改變,讓台北101每年至少都有超過15%以上的成長,這樣的成長在現在的台灣,實屬難見與可貴,更是印證了台北101的驕傲之處。
1.旅遊開放、陸客群擁
台灣政府在2008年開始開放大陸旅客到台灣旅遊,這樣的開放之下,當年度陸客入境有32萬人,就有19萬人到台北101參觀,到2014年陸客入境有398萬人,在7年之間成長了高達12倍之多,當中有高達175萬人到台北101,也就是說全年度到訪台北101有288萬人,有超過60%是為大陸旅客,其餘次多為日本、台灣、韓國、港澳、歐美等人士。俗稱的人潮就是錢潮,這麼多遊客的吃、喝、玩、樂等消費,著實替台北101創造了高業績,更也帶入了更多消費。
2.大樓租戶、爭搶入租
由於台灣的經濟發展,在台北較缺乏像台北101如此優良辦公場域,因此在2005推出時,雖然地點優良、環境絕佳,租戶仍然裹足不前,甚至亦覺租金昂貴,一開始的入租率僅達到50-60%;但是隨著開放陸客,人潮變多,連帶影響著大樓辦公區域,許多的國際企業相繼入駐,甚至企業總部的設立、加上規劃甚佳辦公與生活機能,讓大樓租賃空間因而水漲船高,由60%成長到90%,甚至高達96%的滿租率,更讓台北101的租賃部門得能汰弱留強的具有選擇權,可以選擇質優的租戶來入租,相對地更也維持了台北101的高度和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