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社會在日本是指什麼?─《如何改變社會》選摘(上)

2015-12-20 04:30

? 人氣

改變社會在日本是指什麼?圖為日本政府強推新安保法,民眾走上街頭抗議(資料照片,美聯社)

改變社會在日本是指什麼?圖為日本政府強推新安保法,民眾走上街頭抗議(資料照片,美聯社)

「改變社會」在當代日本是指?

如果問題是如此,則掌握「改變社會」的真意就很重要。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首先我們必須明白,當代社會並沒有類似中央控制室的機構,所以光是首相換人做,並沒有辦法改變什麼。

延續這個邏輯,則那種彷彿「首相換人做看看」一般,讓支持率大幅漲落的舉動,只會讓不滿越來越激烈。若期待僭主所宣稱的,拉下既得利益者後會歸還應有的權益給民眾,恐怕很快就會遭到背叛。換言之,「有人會替我改變現狀」的意識,反而創造了改變不了現狀的結構。就好像喜新厭舊、不斷買新東西一樣,人們只能期待下一個僭主出現。

那麼精簡公務員人數、調高請領低收入戶生活補助的門檻、引進自由競爭原理,亦即採取「新自由主義」的模式,就能帶來改變嗎?事實上,所謂的「新自由主義」與亞當.斯密、海耶克等自由主義經濟學家所主張的理念,是有所出入的;它的政策手段,反而引發「自己不被當一回事」、「別人受到比較好的照顧」、「歸還我應有的權益」的不滿與批判。

日本政府的效力主要來自於中央政府強而有力的領導,但日本公務員所佔人口比例在先進國家當中偏低,所以精簡公務人員的方式恐怕無法實現所望,反而造成自我毀滅的結果。

雖然要求增加正職員工的訴求很合理,但如此一來,「正職員工」、「非典型」的「格差」(差距)將永遠存在,將不斷有人被摒除在「正職員工」之外,同時促使心生不滿的人一直出現。

以「失業者」、「非典型」、「單親家庭」等分類框架來保護那些沒有被妥善照料,或者回應不滿的方式,已經走到極限。此外,考慮當代日本的「格差」意識之特質,恐怕增加再多的分類框架也於事無補;畢竟只要有分類框架的存在,「格差」就不可能消失。設置越多分類框架,說不定反而助長「格差」意識。

若是如此,我想答案就只剩下一個,那就是在普遍被認知的「自己不被重視」的基礎下展開行動。這個過程會促進對話以及政治參與,並連結到改變社會,以及新的「我群」的建構。

在這個意義之下,現代日本的核能發電廠,即是適切的課題。

在非典型工作者、單身者增加,高學歷卻找不到好工作的人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很多人覺得「自己不被當一回事」。不管是好是壞,日本、美國、歐洲,甚至埃及都面臨全球化與資訊技術日趨發達的狀況。差別只在於回應這種狀況而出現的社會運動所批判的對象,因各自的社會結構不同而有所不同。

在美國,人們批判的對象是金融界的菁英;在埃及則是穆巴拉克體制。至於日本,人們透過福島核災而洞悉到,應該批判支配日本型工業社會的壟斷性企業、行政及政治機關的複合體。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