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不管讀者怎樣死命地去Google他們的早期新聞,都很難找到這些創業家抱怨「製造很難」或者「零售很難」的新聞,而是會找到他們描述自己如何和消費者互動、調整策略以取得市場上的成功。
舉例來說,Fitibit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James Park在今年六月(公司上市時)接受富比世訪問的這篇文章中,在被記者詢問到如何和廉價的小米手環等對手繼續競爭時,如此表示:「要創造很有說服力的產品和軟體需要投入很大量的研發,我認為低成本後進者要創造令人驚豔的產品是很難的。我們成功的關鍵之一在於專注。」因此今年他將把研發經費提高到一億五千萬美元,用來開發新硬體產品和改善軟體。他還提到目前公司有三分之二的工程師其實是軟體工程師,這也讓我們深深體驗到Fitbit能夠在群雄和拷貝貓環伺的狀況下持續獨霸美國市場的訣竅。
而上述的市場優勢是從Fitbit創立以來就一直專注著的,是徹徹底底與深圳無關的——事實上直到2014年第三季為止,Fitbit都只有Flextronics獨家代工,一直到第四季才開始尋找第二代工資源。這也反映出當一間風險新創能夠抓到市場快速成長時,製造或零售都只是拼圖中可掌握的一塊,不是足以拿來說長道短的競爭優勢。
反過來說,如果一間硬體新創一開始就在深圳紮根,魅惑於各種隨手可得的製造資源,只怕會犯下「以戰術上的勤奮掩飾戰略上的貧乏」的錯誤。
所謂「戰術上的勤奮」,在硬體新創上指的就是花費大量時間解決各種不必要的硬體問題,例如試用三種不同WiFi晶片比較效能,花兩天打電話聯絡十家掮客比較Broadcom ARM處理器的價格,乃至於和工業設計外包商在電話上為了延期付款吵兩個小時。這些都是辛苦的「戰術」執行,但都與如何讓歐美日消費者買單的「戰略」無關。
走筆至此,也許有的新創會跟我說:那如果我不攻歐美日市場,專攻中國市場,這樣在深圳就是一種優勢了吧?
對於這個問題,我也一樣只能拿事實來回答——中國目前還沒有新一代的硬體新創成功退出,但檯面在中國市場取得成功的硬體獨角獸是小米,這是一家北京公司,創辦人雷軍原本是搞軟體的,最初的代工廠則是台灣大廠英華達。大家可曾聽過雷軍吹噓過早期在深圳多便宜地搞定原型機和小批量試產?肯定沒有,雷軍開口閉口講的都是大戰略,從早期小米自稱是「網路公司做手機」,到現在「小米是物聯網商務平台」的概念,對於這些願景不管信或不信,小米那驚人的銷售量成長都跟深圳沒太大關係。
「那大疆總部在深圳,你總不能否認吧?」
我不只不否認,更要拿大疆當例子——這家總部在深圳的無人機霸主,其實營收有八成來自海外,主要來自於歐美日的專業應用市場,與小米由中國市場起家(而且至今仍以中國市場為主)剛好相反。作為引爆無人機風潮的領先者,大疆幾乎所有技術都是自行開發,工廠也自己蓋,換句話說,大疆是現代硬體新創中少見以技術作為競爭優勢的例子,總部在深圳也只是剛好,它的成功與能否在華強北找到便宜的電阻或電容一點關係都沒有,也與中國市場關係不大。
走筆至此,我對於「深圳是硬體創業天堂」這個說法的個人意見算是表達得很直白清楚了。對於我們投資的任何硬體新創,我並不會反對、甚至會鼓勵他們在深圳成立辦公室,以更有效率的協調供應鏈資源。但如果他們告訴我為了成本和便利,他們想搬到深圳去,那我只能說:Over my dead body!
*作者台灣大學電機畢業,在台灣、矽谷和巴黎從事IC設計超過十年,包含創業四年。在巴黎工作期間於HEC Paris取得MBA 學位,轉進風險投資領域,現為Hardware Club合夥人